“中国器官移植拓荒者”夏穗生辞世 遗愿捐献眼角膜
原标题:“中国器官移植拓荒者”夏穗生辞世
遵其生前遗愿捐献眼角膜 捐献100万元用于医学研究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恺凝 武叶 通讯员童萱)昨天下午两点多,中国“器官移植的拓荒者”、武汉同济医院教授夏穗生与世长辞,而4月17日便是夏老95岁生日。家属遵照夏老生前遗愿,捐出其眼角膜。同时,家属代他捐献了100万元给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用于医学研究。
2018年,中国器官移植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器官移植在我国如何一步步从动物实验走向临床应用?
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夏穗生。
“肝脏疾病一旦到了终末期,肝移植就是患者唯一的希望,器官移植事业亟待启幕。”1972年,夏穗生出任同济医院腹部外科研究所副主任。他从重症肝病病人的眼神里,感受到强烈的求生渴望。
尽管早在1963年,美国就实施了世界首例人体原位肝脏移植手术,但核心技术秘不外宣。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只能摸索着来。从1972年开始,夏穗生和同事们埋首实验室5年,开展98次分解手术、实施130次狗的原位肝移植手术后,谜团终于被一一揭开。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自主掌握哺乳动物大器官移植的完整手术。1977年12月30日,夏穗生为一位肝癌晚期的女患者成功施行了肝移植手术。此后,又为一位男性患者开展了肝移植手术,患者存活了264天,创下了当时国内肝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的纪录。
中国人体器官移植事业就此起步。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器官移植大国,但器官短缺依然是一个难题。
2013年3月26日(武汉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日),夏穗生登记成为一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要别人捐献遗体器官,自己不做出榜样,只讲空话,不做实事,不行。”夏穗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器官移植获得新生。
家属专访
捐赠百万元给器官移植研究所
“爸爸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器官移植”
昨天下午夏老辞世后,家属遵循他的生前遗愿,代他捐赠了100万元给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这一百万元,大部分是夏老的积蓄,还有些是儿女的积蓄。
女儿夏丽天在电话中几度哽咽:“我爸爸干了一辈子移植,培养的学生是最多的。他捐这个钱,是为了让器官移植事业后继有人,同济能涌现出更好更尖端的人才。”
夏丽天教授是影像学专家。
她说父亲生活非常简朴、简单,不讲究吃穿,没有任何嗜好:“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器官移植。”夏丽天记得很清楚,父亲做第一条狗的实验时,就住在实验室,跟狗一起睡,后来做第一例肝移植、第一例脾移植也是这样。
“爸爸90岁时,在同济一次会议上还说,要为同济器官移植发挥余热。”夏老言出必行,90岁高龄还参加学术会议、写论文、为学生改论文。“逐字逐句改,连标点都不放过。”夏丽天告诉记者,父亲在90岁时脑梗,2018年1月病情恶化,卧床不起,即使这样,只要清醒时,他就抱着书在床上看。
缅怀恩师
悉心指导主刀“新人”
“胆大心细,放手做,失败了算我的”
“严师出高徒”。同济医院器官研究所所长陈知水教授1987年考上夏穗生教授的研究生。“我的老师一生淡泊名利,甘为人梯。”陈知水告诉记者,1999年自己才33岁,那时候国内能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的医生凤毛麟角。夏教授让陈知水主刀,5个小时手术,他坐在一边悉心指导,还给陈知水打气:“胆大心细,放手做,失败了算我的。”
据陈知水回忆,夏教授很严谨,对学生非常严格。有一次陈知水查房,比约定时间晚了5分钟,夏教授什么都没说直接就走了。“哪怕是主任,只要做错一点事,后果都会非常严重,会被夏老骂哭。”
同济医院肾内科教授吕永曼回忆,20年前被邀参加夏穗生教授组织的多学科大会诊,由于病情需要,决定由她给患者行肾活检。患者病情非常重,她很担心害怕。“夏教授安慰我:小吕你认真做就行,我们已经做好各种预案,有责任我来承担!最后肾穿手术顺利完成!”
这是吕永曼从医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会诊。
记者王恺凝 武叶 通讯员童萱
顾美皎教授追忆
他是没有一丝商业气息的单纯医生
武汉晚报讯(记者毛茵)88岁高龄、远在法国的同济医院妇产科教授顾美皎得知夏穗生教授病故的噩耗,给记者发来微信留言:“悲痛失去伟大的外科学家,缅怀恩师,希望石老师节哀!”
“夏教授是我们学生最钦佩的老师,他是有名的江南才子,文章一气呵成,手术精细漂亮。”顾美皎说,“他是伟大的外科学家,有理想有抱负,从肾移植到肺移植,一步一个脚印,从来没有停止过。”在顾美皎眼里,夏穗生教授是最单纯的医生,身上没有一丝商业气息。
2005年,在黄冈开一次学术会议时,夏教授讲到外科医生的成长有3个要素,一是天赋,二要勤奋,三是机遇。学生们最能感受到的是这位医学大家的平易近人,许多人的课件讲稿是不外传的,而夏教授的学生只要提出要求,都可以得到他讲课的资料,“让大家都好好学习”是他最大的愿望。
夏教授一向谦虚低调,担任中南六省普通外科主席时,每次学术会议,他都会对同行们说,“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给我指出啊,多多包涵”。对后辈,夏教授则是鼓励帮助,绝不苛责。
顾美皎教授是已故著名外科专家张应天教授的夫人,她说,夏穗生教授手术技法全面精细,张应天的刀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夏穗生。
青年医师深情回忆
没有门第观念,无私提携年轻人
武汉晚报讯(记者毛茵)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邵永胜深情回忆:夏穗生教授对我们年轻人尊重、爱惜,真心帮助,没有一点门第观念。
2001年,年轻的外科副主任医师邵永胜等人主持完成了一项科研课题,目的是通过评分方法减少抗生素的滥用,这在当时是比较前沿的结果,通过专家委员会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会后,邵永胜将研究报告以论文形式投稿至国内权威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来信表示可惜,说二审被否,因为有争议,不能录用。
最终的结果是,这篇有争议的论文《自行设计腹膜炎评分的临床应用》发表在该杂志2002年6月第22卷第6期上,而这背后是夏穗生教授默默做出的严谨的评价。
当时,夏教授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副主编,他看到文章后,专门写下了近2000字的评语,明确指出:该论文从定性发展到定量评分, 无疑增加了客观数值, 有更大的说服力。
该论文提出的命题其实是个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学术文章后配专家评语是很罕见的,夏教授的论述无疑体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对科学的尊重、对前沿知识的前瞻性认识和对一个无名小辈无私的提携。
责任编辑:邓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