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版《喜欢你》捧红宁都啦 边巴德吉走红

01.05.2016  22:01

(北京青年报)

喜欢你”藏语音译过来就是“宁都啦”,如今,已经取代“喜欢你”,成为《喜欢你》这首歌的新名字。

近日,一个用藏语演唱BEYOND乐队名曲《喜欢你》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目前点击量已过千万,演唱者边巴德吉也由此成为网络红人。视频中,边巴德吉以“快闪”的方式,于学生午餐时突然出现在西藏大学食堂,突如其来的表演让现场的学子们十分惊喜。大家为边巴德吉送上热情的掌声,还纷纷跟着合唱。这动听的歌声之后又赢得了众多网友的赞美和喜爱。

据了解,边巴德吉今年25岁,曾先后在四川省川剧学校和西藏大学艺术系藏戏班学习,现为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演员。她的妈妈就是一名藏剧演员,受妈妈的影响,边巴德吉从小就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便会跟着藏剧的旋律手舞足蹈,人称“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古老的藏剧之外,边巴德吉还喜欢现代的摇滚。在大学期间她与好友组建了西藏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朋克娜娜”,因为4个女孩青春靓丽的外形和兼具日系甜美与雪域狂野的表演风格,这支乐队当年在西藏很受欢迎,在国内摇滚圈中也小有名气。

粤语版《喜欢你》遭遇差评

自我感觉被当成“卖唱的了

快闪”活动,源于西藏电视台策划推出的专题片《青春拉萨 闪舞瞬间》,边巴德吉经朋友推荐,受邀成为表演者之一。其实在走进西藏大学食堂的十几天前,边巴德吉已经在拉萨一处户外广场录制过一期“快闪”节目,那次她唱的是粤语版的《喜欢你》,只是视频被放到网上后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边巴德吉曾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透露,第一次接到导演的电话时,她还根本不清楚“快闪”是什么意思。由于不会讲粤语,那一次录制,她找到邓紫棋《喜欢你》粤语拼音歌词,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一个字一个字拼着练习,第二天就进棚录音。广场演出前她紧张得不行,提前两个小时赶到现场,自己先去看了场《霍比特人3》,“本来想投入到电影里放松一下,结果我前面的人老是说话。”电影散场,边巴德吉一走出来就看到摆在路中间的话筒,再紧张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谁知越唱越不好意思,唱到一半时她低下头羞涩地笑着,唱不下去了。边巴德吉还记得现场藏在人群里的摄像哥哥走到她身边说了句,“你是演员啊,怎么还害羞?”边巴德吉略带委屈地表示,即便是下乡演出,观众就在眼前,也没有像这样与自己仅一步之遥,“我感觉好多人把我当成卖唱的了。

节目放映后有不少人评论她的粤语发音不标准,这让边巴德吉深感沮丧。《青春拉萨 闪舞瞬间》的编导团队却从这些负面评论中得到了灵感:藏族女孩唱粤语歌不是长项,那干脆用藏语来唱!

藏语版《喜欢你》走红网络

宁都啦”已成歌曲《喜欢你》的代名词

很快,《喜欢你》的藏语版歌词就交到了边巴德吉手中,但没想到熟悉的藏语反而让她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因为“粤语就算不太会讲,至少这首歌听过很多遍,可填上藏语歌词后就完全是一首新歌了”。边巴德吉说当时留给她的准备时间只有一天,为了保证表演效果,她向导演组又多申请了一天,加班加点地背歌词、找感觉,最终才有了西藏大学食堂里那次完美的演唱。事后她还和朋友开玩笑说:“至少这次不会有人说我发音不标准了。

第二次演唱藏语版《喜欢你》,边巴德吉的底气明显足了很多。“穿上藏装感觉就不一样了,唱的又是藏语,就没什么好紧张的了。”演唱的视频,经过精心剪辑后在西藏卫视上反复播放。之后,西藏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予以发布,有网友将其转发至腾讯视频的平台,短短几个小时内点击量就突破了百万。此外,当天的微信朋友圈也被这段4分多钟的视频刷屏,频频被点赞,一下子火了起来。“喜欢你”藏语音译过来就是“宁都啦”,不会藏语的人也能随口说出。如今,已经取代“喜欢你”,成为这首歌的新名字。

怕打扰关闭微博评论功能

喜欢磨咖啡养花养狗

之前并不常接触网络、连微博都没有的边巴德吉对于网上走红这件事,烦恼明显多于喜悦。她说视频发布并迅速流传的那天晚上她失眠了,随后蜂拥而至的媒体更让她感到困扰:“很多媒体要求在我日常排练时来采访、拍摄,我不太会拒绝,但又怕影响同事工作。”甚至不久前刚刚开通微博的边巴德吉还没过两天就关闭了评论功能,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太多打扰。

边巴德吉曾在传统藏戏《白玛文巴》中担任过主角B角,与A角轮流主演。日常生活中的她,喜欢磨咖啡、养花、养狗。据拉萨当地媒体报道,目前边巴德吉的心态很平和。她谦虚地说:“这个视频之所以火,不是我唱得有多好,而是年轻的西藏让人大吃一惊。如果这次走红可以让更多人知道我是个藏剧演员,知道西藏还有这样一门艺术,那我就很开心。其实不光是藏戏,整个西藏都需要让外界了解,现在这里也有流行音乐、‘快闪’,年轻人也喜欢BEYOND、蕾哈娜。”边巴德吉还称藏戏是自己的事业,绝对不会放弃,并没有去做专业歌手的想法,不过音乐也一直是她的爱好,她想今后能有机会演唱更多的藏语流行歌曲,用这种年轻、时尚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传统和现代相融的西藏。 文/本报记者 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