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16年11月24日)

25.11.2016  11:06
  

11月24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了国内外媒体高度关切的热点敏感问题。实录如下:

1、今年的中美商贸联委会刚刚闭幕,请介绍此次会议的有关情况。会议是否取得一些新的成果?

答:11月21-23日,第27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功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与美国商务部长普利兹克、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共同主持了会议。中美双方在联委会上就关注的经贸议题坦诚沟通,双方代表团与工商界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共识,取得积极成果,为今年的中美经贸高层对话画上了圆满句号。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建交37年来,中美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两国经贸关系持续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2015年,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四大进口来源地。据中方统计,2015年双边货物贸易额5584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600亿美元。中美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的成就,是两国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强互利合作的结果。

中美商贸联委会作为两国政府最早建立的高层经贸对话机制之一,自1983年首次召开联委会以来,已经成功举行了26届。中美双方在第27届中美商贸联委会期间,就出口管制、贸易救济、境外取证和境外执行、农产品检验检疫、民航服务、赴美投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政策、产能过剩、药品和医疗器械、《标准化法》和集成电路等重点关注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在多个领域增进理解、加强沟通、取得共识。

在短短两天半的时间内,双方政府代表团与企业界密切沟通,先后举办了中美企业家圆桌会、数字经济研讨会、农业食品伙伴关系研讨会、工商界午餐会等一系列活动,涉及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农业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为两国工商界人士与政府官员交流提供了平台,以实际行动丰富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经贸内涵。在此次会议上,中美双方均高度评价联委会为扩大双边经贸合作、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21个经济体的领导人批准了亚太自贸区集体战略研究,并共同发表了《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价?另外,近期国外媒体分析认为TPP已经胎死腹中,而RCEP可望达成,请问中方如何看待这些分析?

答:亚太经合组织21个经济体的领导人刚刚共同发表了《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提出了最终实现亚太自贸区的具体政策建议,进一步明确了亚太自贸区的目标和原则,为亚太自贸区推进工作作出全面规划,并且系统建立了推进亚太自贸区工作的报告机制。

中国一直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我们认为,亚太自贸区集体战略研究的完成和利马宣言的发表意义十分重大,是在亚太自贸区从愿景到行动中,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通过集体行动实现的第一个实质性动作,是对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北京领导人会议决定实质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有力回应,进一步强化了亚太自贸区良好的发展势头。中方愿与亚太经合组织各方一道继续努力,按照领导人指示共同落实利马宣言,为最终实现亚太自贸区积蓄能量。

中方注意到近期各方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前景的评论和看法。RCEP是东盟发起并主导的谈判,目前各成员国已举行15轮谈判和4次经贸部长会议。中方将在充分尊重东盟核心地位的基础上与谈判各方通力合作,力争尽快结束谈判,为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无论TPP和RCEP未来走向如何,中国将继续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充分考虑我们的国情和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参与多、双边贸易安排;同时,也将继续与世贸组织各成员密切合作,不断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为全球贸易创造更加自由和便利的环境,共同为促进本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中智两国已共同宣布中国—智利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正式启动,请问升级谈判有何特别背景?升级谈判将覆盖哪些领域?

答:11月22日,在习近平主席对智利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智利外交部长穆尼奥斯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智利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启动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的谅解备忘录》,宣布启动升级谈判。

中智自贸协定于2005年11月签署,并于2006年10月开始实施,主要覆盖货物贸易和合作等内容,是中国对外签署的第二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在服务、投资领域的合作,双方于2008年4月签署了关于服务贸易的补充协定,2010年8月开始实施。2012年9月,双方签署了关于投资的补充协定,2014年2月开始实施。上述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带动了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智利在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智利总统时,双方同意以中智自贸区全面建成为契机,深挖双边贸易潜力,不断深化贸易结构,寻求和培养新的增长点,推动双边贸易稳定增长。

鉴于中智自贸协定的升级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中智双边关系,增进经济和贸易联系,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智利期间,双方宣布启动中智自贸协定升级联合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双方最终就升级谈判的覆盖范围和指导原则达成一致,确定未来升级谈判将覆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相关规则、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

4、据报道,日本财务省计划将中国和墨西哥等5国从其发展中国家关税减免名单中剔除,理由是日本方面认为这些国家经济不断发展,援助的必要性已经下降。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回应?

答: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城乡区域发展、社会福利等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实现现代化的路依然很长。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依然脆弱,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中日同为世界贸易大国,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发展合作符合双方利益,希望双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5、商务部昨天发布今年1-10月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相关数据,我们注意到前10个月我国服务外包合同额和执行额保持较快增速,能否作进一步分析?

答:昨天,商务部网站发布了今年1-10月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相关数据,前10个月新签合同额增长9.5%,执行额增长6.9%,总体上看发展情况不错,但打开结构数据来分析,受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影响,  服务外包发展也是有增有减的。

首先,表现最好的是业务流程外包。1-10月,我国企业承接数据处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和呼叫中心服务增长超过了50%,是业务流程外包呈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承接离岸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执行额分别为544.2亿元和1170.5亿元,分别增长26.9%和5.3%。离岸信息技术外包执行额1574.8亿元,与上年持平。 

其次,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省市服务外包增速较快。1-10月,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2485.6亿元,增长5.2%;执行额2016.3亿元,增长3.1%。其中,湖南、江西和重庆等中上游省市离岸服务外包增长较快,执行额分别为23.8亿元、20亿元和58.5亿元,分别增长45.1%、39.4%和17%。

第三,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速放缓。今年前10月,我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5.7%,增速较前3季度下降2.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10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企业结汇意愿下降,使得10月当月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下降12.7%,其中上海、北京、山东等重点省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分别下降47.1%、41.9%和40.3%。

此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市场有增有降。1-10月,我国企业承接“一带一路”俄罗斯与中亚、中东欧服务外包执行额37.4和21.1亿元,分别增长5.5%和30.1%;承接东南亚国家服务外包执行额310.3亿元,与上年持平;承接南亚、西亚北非执行额74.9亿元和75.9亿元,分别下降16%和14.3%。

6、受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出现大风降温降雪天气。针对近期极端天气变化,商务部是否采取了一些保障市场供应的应急措施?

答:针对此次大风降温降雪天气,商务部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主动应对。一是加强市场监测和应急值守。力求准确掌握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信息,引导消费,稳定预期。我们还指定专人负责,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必需品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确保出现情况第一时间响应。二是做好应急准备。包括梳理应急商品数据库,掌握相关地区生活必需品库存、位置等基本情况,做好随时启动应急预案、调运物资的准备。天津、陕西等地已经加强了对冬春蔬菜储备库点和粮、油、肉等生活必需品承储企业检查,确保数量和质量安全。三是积极组织货源。比如,北京启动应急预案,要求重点批发市场发挥“场地挂钩”蔬菜基地和运销大户作用,提前做好蔬菜货源组织、运输安排和保温措施,加大调运力度,保障供应充足、品种丰富。

从近期国内市场的情况看,市场供应总体是充足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也是基本平稳的。据商务部监测,上周(11月14日-20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比前一周下降0.2%。从主要品种来看,粮油价格略有上涨,其中粮食价格上涨0.1%,食用油价格上涨0.3%。肉类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其中猪肉、牛肉、羊肉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上涨0.5%、0.6%和0.8%。禽类价格小幅下降,其中白条鸡、白条鸭价格分别下降0.4%和0.2%。鸡蛋价格与前一周持平。30种蔬菜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下降2.2%。下一步,商务部和各地商务部门将继续做好市场监测和应急保供有关工作,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

7、本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首条直通欧洲的货运班列开行。请问目前开通的中欧货运班列主要情况如何?对促进中欧贸易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1月首次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始发城市已达25个,到达境外10个国家10余个集散地,其中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8个始发城市2016年6月8日启用了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中欧班列初步释放了亚欧陆路物流和贸易通道的潜能,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也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中欧班列对中欧贸易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开辟了内陆地区面向亚欧国家的贸易新通道。铁路运输比海运省时、比空运经济,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尤其适合内陆城市之间跨境点对点运输,对实现我国内陆地区与亚欧国家的贸易畅通意义重大。随着中欧班列不断增加,货源品种更加丰富,区域带动和辐射能力更强。此外,中欧班列激发了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热情。随着中欧班列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参与相关国家铁路、场站、装卸、集散、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愿日渐强烈。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开始布点投资,在相关国家设立集散分拨中心和海外分支机构,改造运输场站和物流仓库等。

8、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9%。请问餐饮收入持续“回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大众餐饮还是主力军吗?餐饮行业近年来为什么转型发展会比较成功?

答: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10个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9%,在保持近年来持续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又有了新的提升。10月当月,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854.8亿元,同比增长4.7%,是自2014年10月以来连续25个月实现正增长。总体来看,餐饮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一些高端餐饮企业也通过转型扭转了收入下滑的态势。

近几年餐饮收入每年都能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大众餐饮持续成为主力军是主要原因,这同时也是商务部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推动餐饮行业顺应形势和市场需求,树立发展新理念,积极主动创新,实现成功转型的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餐饮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目前,餐饮业已逐步形成了以大众化餐饮为主体、各种餐饮业态均衡发展的格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1—10月,限额以下餐饮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  74.5%;限额以上餐饮中,大部分也是满足大众化需求,两者相加市场份额超过80%。特色连锁店、食街排挡等业态满足“90后”等年轻消费群体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早餐、快餐、团餐、特色小吃等业态满足社区老人、中小学生等群体的日常需求,网络订餐、半成品套餐等业态满足工薪阶层的便捷需求。

二是顺应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互联网+餐饮  ”融合创新步伐加快。餐饮企业积极运用O2O融合创新,通过线上的资金流、信息流优势和线下的物流、体验、服务优势相结合,畅通消费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发展方便快捷实惠的服务模式。据艾瑞咨询统计,2015年全国线上餐饮市场规模比前一年增长45.0%,比餐饮业整体增速高33.8个百分点。

三是顺应百姓需求,开发适销对路产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更加青睐卫生安全、营养健康的风味小吃。餐饮业主动迎合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大众化餐饮网点和品牌,不断推出特色产品,加上专业贴心的服务,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我们相信,随着转型发展的持续推进、供给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融合创新的不断加速,我国餐饮业还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