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化肥业上演蛇吞象 发展新兴产业不必让传统企业破产
09.10.2016 14:34
本文来源: 湖北在线
化肥业上演蛇吞象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周芳 吴文娟
这是活生生的“蛇吞象”!
一个是生产含有硼镁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小肥”企业,产能5万吨、年产值6100万元.
一个是生产含有氮磷钾复合肥的“大肥”企业,产能45万吨、年产值1.2亿元.
小的竟然吃掉了大的!
今年6月,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肥”企业、武汉飞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举兼并位于随州的“大肥”企业、湖北瑞辰祥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国庆期间,飞喜乐董事长甘霖连轴转,忙着为企业上市新三板做最后冲刺.
如果顺利,新三板市场上有望诞生中微肥第一股.
“大肥”虽大,濒临绝境
——湖北传统化肥产量全国靠前,体量大,怎么转?
传统化肥行业,已走到生死关头.
瑞辰祥公司董事长余臣国没想到,才创业3年,就亏损2000多万元,濒临绝境.
去年2月,农业部出台《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易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土壤出问题,农作物就出问题;农作物出问题,人的健康就会出问题.
余臣国心里明白,传统化肥企业产能过剩,新政策意在加速洗牌,逼迫转型.
关的关、停的停、转的转,能正常生产经营的肥料企业不到三成.
让甘霖忧心的是,湖北是复合肥生产大省,肥料的生产与销售规模仅次于山东、江苏,体量大,怎么转?如果企业倒闭,职工如何安置?
一大批举步维艰的“大肥”企业,何去何从?
“小肥”虽小,代表方向
——技术创新让新兴产业拥有“独门绝技”
与对“大肥”的重视不同,“小肥”其实长期不被待见.
农业部行动方案指出,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的“三重三轻”问题突出.
“植物和人一样,需要均衡营养,肥料中各种元素的配比很重要.”甘霖说,“大肥”加“小肥”,在传统氮磷钾复合肥中添加中微量元素,生产真正含有中微量元素的新型复合肥,是传统复合肥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他看来,循着这条路,换个角度,眼下产能过剩的传统复合肥企业,或许将有新生机.
新颖的想法,来源于公司的“独门绝技”.
历经十多年研究,甘霖的父亲、87岁的老专家甘普祥发明了酸性高硼生产技术.这属世界首例,获得俄罗斯和美国的国际发明专利,公司有能力生产以硼肥为主的各类中微量元素肥料.
甘霖早在辽宁宽甸买了硼矿,不愁原材料.
两年前,他还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投资上千万元建成具有独立资格的第三方实验室.土壤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可为农户提供土壤检测报告和“私人订制”产品.
蓬蓬勃勃活一片
——发展新兴产业,可不以传统企业的破产为代价
2014年5月,飞喜乐控股位于黄梅的湖北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收购“大肥”的“小肥”企业.
此次“蛇吞象”,成为农资行业资源整合的经典案例.“重组后,企业焕发生机,现在是中微量元素的生产基地,每天从这里生产的原料,源源不断送到全国各地.”湖北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水洋感叹.“这家企业沿江,辽宁宽甸的硼矿走水路来,非常方便.”甘霖说.
尝到甜头,飞喜乐的整合大幕由此开启.
2015年下半年,飞喜乐与随州神农峰肥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这家具有年产30万吨“大肥”生产能力的传统复合肥企业,变成战略合作企业.
今年5月3日,瑞辰祥公司董事长余臣国一行30多人,来飞喜乐登门“求亲”.“传统复合肥,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与其坐着等死,不如主动出击,放手转型.”余臣国说,飞喜乐的技术、原料,让他看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曙光.“我们虽然有产品优势,但不具备产能优势和渠道优势,‘小肥’‘大肥’联姻,堪称完美结合.”甘霖测算,飞喜乐公司单纯生产“小肥”,销售收入如果是5000万元,重组后一年时间,可以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产能可扩大10倍.
6月13日,飞喜乐和瑞辰祥正式签订重组协议.眼下,正在办理重组事宜.
对此,专程赴飞喜乐调研的省政府参事梁亚莉评析,发展新兴产业完全可以不以成千上万传统企业的破产为代价,“老树开新芽”,对现有企业注入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也可使其一跃从传统跨入新兴,避免呼啦啦垮一片,而是蓬蓬勃勃活一片.
省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邓君评价,飞喜乐既使自己获得低成本、更快捷的扩张途径,也使传统化肥企业重获新生,这对全省化肥产业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是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
“小肥”虽小,但甘霖为产品取了个霸气十足的名字:“肥老大”.
他说自己的梦想是,“做中国的肥老大,做世界的肥老大”.虽然路漫漫,但万一实现了呢?
本文来源: 湖北在线
09.10.2016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