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调水时代”,“南水”如何解北“渴”?
去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这意味着南水北调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运行元年,今年的工程重点也将由建设管理进入运行管理。有人称南水北调工程已经进入“后调水时代”,那么在“后调水时代”,“南水”如何解渴北方大地?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
记者: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至今已一个月有余,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工程的运行情况?
鄂竟平: 截至1月14日早上8点,中线一期工程自陶岔渠首共进水1.44亿立方米,沿线各省共接水9400万立方米。目前,中线一期京石段工程已进入冰期运行,北易水节制闸至北拒马河节制闸已形成稳定冰盖,厚度2~7厘米,长度约40公里;古运河节制闸至北易水节制闸段有浮冰、岸冰,长度约187公里。通水以来,全线水位平稳,设备设施运行正常,工况良好,水质保持Ⅱ类以上。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累计抽江水47.93亿立方米,调水到山东2.57亿立方米,圆满完成了年度调水任务、南四湖应急补水和江苏省应急抗旱工作。工程运行平稳、工况良好,输水水质稳定,全部达到供水水质标准。
记者:南水北调工程由建设管理转入运行管理,请您介绍一下接下来的运行管理工作如何推进?
鄂竟平: 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确保足量供水、水质达标。工程安全方面,要抓紧组建运行管理机构,建立较为系统完备的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工程的监测、检查、巡查、维修、养护和对运行情况的监测评估,完善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提高自动化调度水平,依据水量调度计划,确保科学、有序调度。水质安全方面,一是加快实施中线不达标河流“一河一策”和东线治污补充方案;二是完善监测网络体系,加强水质监测与考核,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掌握输水水质状况;三是强化沿线污染源、桥面污染物流入渠道的风险防控和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
要特别强调的是工程在管理设施的建设上非常注意监控系统建设,中线一期工程沿线双岸500米左右、单岸1公里左右均安设电子眼,重点区域挂有电子围栏,重点区域占整个区域的50%左右。一旦发生意外,会启动闸门调度系统,几分钟就可以计算出全部闸门调度控制的方案,所有闸门可自动按照指令进行开关操作,保证损失最小。此外,工程运行管理阶段还要落实水费收缴机制。
记者:您刚才提到水费收缴机制,水价问题也是受水区多数人比较关心的问题,能透露一下相关情况吗?
鄂竟平: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运行初期的供水价格政策,工程在运行初期供水价格实行成本水价,并按规定计征营业税及其附加。其中河南、河北两省暂实行运行还贷水价,以后分步到位。中线水源工程综合水价为每立方米0.13元(含税),干线工程河南省南阳段、河南省黄河南段、河南省黄河北段、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各口门综合水价分别为每立方米0.18元、0.34元、0.58元、0.97元、2.16元、2.33元。通水3年后,根据工程实际运行情况对供水价格进行评估、校核。当然,这个价格并非实际对用户征收的水价,一些地区可能会将“南水”和原有的本地水混合后选择一个定价,因此用户缴纳水费情况要看各地具体如何调整,水费即使有所上涨但涨幅也不会过大,毕竟水质好了,处理水的成本会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