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后海外华裔成政坛新常客 为华人争更多权益

10.09.2014  14:37
图为美国最年轻的华裔市长罗达伦 图片来源:《外滩画报》 图片来源:人民网

  23岁的英国华裔议员、30岁的美国华裔市长、31岁的巴黎华裔副区长……如今,华裔参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能不能创造住在国华裔从政的最年轻纪录才算得上看点。后浪推前浪,“70后”、“80后”的年轻华裔们已成为海外政坛的新常客。

   华裔新秀 “”上政治

  在今年的法国市政选举中,两位华裔小伙王立杰、施伟明脱颖而出,分别当选巴黎19区和20区的副区长。引人注意的是,他们都年仅31岁,是正儿八经的“80后”。

  此前,被媒体关注的美国最年轻的华裔市长罗达伦、英国最年轻的华人区议员成德伟也都是刚刚20出头的年轻小伙。当人们对于华裔从政的印象还停留于赵美心、赵小兰、骆家辉等“50后”生人时,“70后”、“80后”的年轻华裔早已悄然登场。

  年轻华裔选择从政,这种现象在华裔聚集地区尤为突出。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年来美国南加州华裔参政风气日盛,越来越多20多岁的华裔青年,纷纷从父兄辈手中接棒踏入政界。

  除了成为政坛第一线的施政官员之外,议员代表、政府部门实习生也成为不少华裔青年走出校园之后的职业首选。

  到社区庇护所做志愿服务、帮助所在学区组织各类义工活动……“80后”美国华裔女孩孔令怡从小学起就一直热心社区公益,并由此与政治结缘。正是凭借这份热情与坚持,去年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会计系毕业后,孔令怡被委任为加州第39选区联邦众议员罗伊斯东洛杉矶办公室的小区沟通代表,负责与选区内华裔社区的沟通、服务工作。

  放弃了经商、律师、餐饮、工程师等海外华人的传统行当,这些年轻华裔为何突然“”上了政治?

   服务华人 更有底气

  “我开始对政治事务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对方告诉我,作为议员代表,可以直接服务华裔小区,成为议员与小区沟通的桥梁,我便一口答应了。”谈及弃商从政的初衷,孔令怡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海外华人数量的急剧增加,及其在住在国的不断融入,华人在当地的权益维护、需求满足和地位提升成为迫切话题,也为年轻华裔闯荡政坛提供了动力。

  不难发现,在年轻华裔从政者频现的地区,华裔人口比例普遍较高,华裔在当地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大。苹果公司的“老家”——加利福尼亚州的库尼蒂诺市就是典型。这里是美国华裔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年轻的“70后”华裔黄少雄目前就是这座城市的第四任华裔市长。

  作为该市第一位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市长,黄少雄认为,良好的语言基础和教育背景为年轻华裔走上政坛弥补了短板。“像我们这样的第二、三代移民,随着英语成为母语,语言障碍消除,视野也随之更加开阔。”他说。

  同为第二代移民,26岁的英格兰东萨赛克斯郡议员成德仁也认为:“我在参政的语言和文化障碍上要比父亲那一代小得多,因为我从小就通过学校和工作融入了英国社会。

  从小的耳濡目染、快速的学习能力以及更为包容的心态,让年轻华裔尤其是在海外土生土长的第二、三代移民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文化,也能够在参与公共服务、从事政治活动时更加自如,更有底气。

   锋芒初露 不输前人

  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初入政坛,但这些年轻华裔丝毫不显怯场,而是更加自信从容地施展着他们的才华与抱负。

  “年轻华裔候选人在竞选中更加重视利用新颖的传播方式争取选票,如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设置个人主页,发表政治观点,并与选民进行互动。”美国华裔王德利在加州设立了一个竞选办公室,专为华裔候选人提供竞选的咨询服务和团队支持。

  观点新锐、善于沟通、富有激情、能与年轻选民打成一片……在王德利看来,这些都已成为年轻一代华裔从政者的鲜明标签。“他们积极投身政治,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让它变得更好。”他说。

  不仅善用新技术、善提新理念,年轻华裔从政者在维护华裔利益、推广中华文化等方面也不输前人。

  作为加拿大安省第一个大陆背景的省议员,37岁的董晗鹏自今年当选以来就致力于为加拿大新移民维权和服务;39岁的美国国会众议员孟昭文,多次提案将农历新年列为学校假日;39岁的新加坡教育部兼通讯及新闻部政务部长沈颖长期热心华文教育事业,召集民间社团一起留守狮城的中华文化之根……

  正如成德仁所说,他希望通过他的参政,不仅在当地主流社会为华人争取更多权益,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华人具有参政的实力。如今,这些“70 后”、“80后”的年轻华裔,正在接过老一代华裔政治家的接力棒,亮相于海外广阔的政治舞台,发出更响亮的华人之声。(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