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剧月:上海与湖北“码头对码头”的访问
上海和湖北都是近现代以来剧场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的大码头。从历史渊源来说,两个码头有很深的交往的历史,现在有更多源头与源头的交汇与互动。本届东方名家名剧月举办湖北省优秀戏曲剧目展演周,湖北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剧种集结亮相,几台剧目代表了当代创作演出的一流水准,对于上海致力实施的传统戏曲现代化和地方戏曲都市化是一个很好的呼应。
渊源深
向近代化转型的两个大码头
上海和湖北两个戏曲艺术的大码头,自晚清以来就初步形成了,到了民国曾经十分兴盛。其兴盛的意义就在于,区别于京津两地,这两个码头更多地催生了中华传统艺术从戏园子、茶楼、庙台、广场进入城市化的剧场,进而成为剧场艺术。在这个向近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上海和武汉两个大码头居功至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两个地方之间的名角交往、演出交流,特别是早先的商业剧场的互访,已经成为传统。应该可以这样说,凡能在武汉码头打响的作品和唱红的角儿,一般都能为上海码头所接纳。而在上海码头声名鹊起、产生影响的所谓海派戏剧精英,也理所当然地会在武汉码头受到欢迎。因此这两个码头之间,有一种有别于京派、海派风格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不是对比,不是排斥,而是互助、结盟和壮大的关系。所以从历史渊源来说,这两个码头有很深的交往的历史。
以京剧为例,上海京剧界和武汉的京剧界有密切的人员交往,李蔷华关栋天母子就是从武汉引进到上海的京剧名角。又如越剧,二十世纪中期,当上海越剧向全国辐射蔓延的时期,武汉市就有非常专业强大的越剧团。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戏曲衰落之后,武汉的戏曲名角又回过头来加盟上海越剧院。我们知道傅全香老师创立的傅派,其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生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不是在上海,不是在浙江,而是在武汉,可以说两地交往渊源很深。
水准高
源头之间的融合与借鉴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上海举办的“东方名家名剧月”,两个码头不仅有历史上的交往,更有今天的交汇和互动。历史上更多的是由市场演出来激励创新,现在是带着创新的作品来交流,而不是当时意义上的“跑码头”,现在更多的是源头和源头之间的融合、借鉴。
不仅仅是两个历史渊源很深的码头的现代呼应,这种呼应是如此全面,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一两个剧种,可以说是湖北省最具有代表性的几大剧种——京剧、汉剧、楚剧和黄梅戏,在本届东方名家名剧月“湖北省优秀戏曲剧目展演周”中集结来到上海。毋庸置疑,湖北京剧的实力乃是属于全国第一方阵的,所谓京津沪汉,正是京剧繁荣发展的四大重镇,湖北的京剧也一直呼应着上海的海派京剧。与此同时,湖北又是催生中国京剧的重要渊薮,那就是湖北的汉剧,因为“徽汉合流”才形成了京剧。这次汉剧又来到上海了,可以说是京剧的祖先。还有代表湖北地方戏最有标志意义的两个剧种,楚剧和黄梅戏。楚剧是湖北的代表剧种,而黄冈的黄梅县正是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戏在上海则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四大剧种集结来沪,让上海的观众大开眼界,也将与上海各个剧种院团形成深度交流。
此次“湖北展演周”带来的剧目都是新时期以来湖北奉献给当代戏剧创作的杰作。
从1980年一炮而红的《徐九经升官记》至今已经上演了七百余场,这台戏对于推动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转型,复苏传统戏曲的当代创作,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当时,朱世慧以丑角挑大梁,在全国仅此一家。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朱世慧成为团里的擎天柱,演出了一系列以丑角为主的戏,《法门众生相》、《膏药章》、《曾侯乙》等,朱世慧对京剧的丑角表演艺术和表演美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这次“湖北展演周”用《徐九经升官记》来打炮,就像上海京剧到外地去演出会拿出《曹操与杨修》一样,这两部戏是中国京剧当代创作的双璧,用《徐九经升官记》作为开幕演出实至名归。湖北省京剧院还有很了不起的地方,丑角领先形成风格以后,又完成了两方面转型。一方面是代际转换,从朱世慧这一代传棒给万晓慧这一代,从以丑角中心转为多种行当综合性的风格,转型换代的标志性剧目就是《建安轶事》,此剧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得文华大奖,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获得金奖,是近年来湖北京剧院创作的优秀成果。男女主演都是1980年代出生的青年演员,了不起。
此次展演周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女主角杨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到香港演出的“五朵金花”、当时的青春名角之一,也是年龄最小、至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一位。她在离开安徽大本营之后重返湖北黄梅戏的发源地,重新开辟了一片黄梅戏的天空。近年来她的创作引人注目,特别是《妹娃要过河》,将黄梅戏与湖北地方民俗相结合,是一部具有现代音乐剧元素和追求的黄梅戏。如果说黄梅戏是一个特别容易传播的,带有流行色彩的剧种,那么《妹娃要过河》再次复苏它的流行元素,值得上海的戏剧界借鉴。
近几年是我们纪念建国、建党重要的节点,看湖北已故著名导演余笑予的遗作《大别山人》,睹戏思人,这是湖北戏曲的领军人物留下的宝贵的智慧和经验。楚剧《大别山人》在表现革命主题的同时,也在现代戏的戏曲化和程式化方面有很多探索,有交流的价值。现代戏的戏曲化,余导是先驱,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作的汉剧《弹吉他的姑娘》。余导是戏曲导演,更是戏曲审美的设计家、革新家,影响延续至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上海工作期间,在市人大分组会上,我作为市人大的代表,曾经和俞书记说过湖北的戏曲,俞书记如数家珍,陈伯华、朱世慧、余笑予、张慧芳、杨俊等名字都是信口说来。当时,得知余笑予刚刚去世的消息,他非常遗憾。
说到越剧我们会想到袁雪芬,说到黄梅戏想到严凤英,河南豫剧想到常香玉,说到汉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伯华。她在生命最后几年中发现了一个极其有天分的演员——王荔,后者的《宇宙锋》曾在去年来上海演过,这次带来了《王昭君》。在王荔身上既有陈伯华原汁原味的神韵,又非常有现代青年演员的审美风采,看了她的演出会为她的感染力和魅力所吸引。
辐射广
传统戏曲向当代转换的大平台
这次湖北挑选的几台戏,代表了当代创作演出的一流水准,对于上海致力实施的传统戏曲现代化、地方戏曲都市化,是一个很好的呼应。它让我们觉得上海是有全国基础的,上海和武汉这两个码头在近代文化和传统戏曲走向城市剧场中,曾做过的历史性的贡献,现代应该继续发挥这个码头的作用,来推动传统戏曲向现代转型。就如湖北展演周在东方艺术中心这个现代的剧场上演,丝毫不会显得格格不入,反而会觉得相得益彰。不会让人感觉这些戏应该回到戏园子演出,这就是一种自然的转换。表面上是码头对码头的访问,实则上是源头与源头的交汇。这个交汇,通过东方名家名剧月这种品牌,产生向全国的辐射力。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我们可以欣慰地说,一百年来上海一直孜孜不倦在做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戏曲在内不断实施的当代性转换,而东方名家名剧月就是把上海、湖北乃至全国的转型性的作品放在这个大平台上集中展示。若干年后,中国戏曲史学家在记录这个时期戏曲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我相信他们会承认东方名家名剧月的贡献,也会承认湖北省优秀戏曲剧目展演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