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的实现与情理法之融合

27.05.2019  17:35

司法裁判不能僵化地适用“冷冰冰的法律”,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判的“体感公正”,而“体感公正”的来源正是司法裁判中情理法的有机融合。

正确认识“情理法”的内涵和司法裁判位阶。要实现司法裁判情理法的有机融合,首先要明确三者在司法裁判中的内涵和价值位阶。司法裁判中的“情”,不是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私人情感,更不是一种低俗化的“世故”、“情面”,而是一种“人之常情”,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公认行为模式。“情”具有个别性和感性化的特征,它是一种融合了历史传承、道德风俗的综合性文化产物,在不同地域、阶层、民族之中可能会产生差异性情感认知;司法裁判中的“理”,同“情”相比,是一种社会基础更为广泛的“常理”、“公理”,甚至被公众奉为圭臬的“天理”,是人民群众为维系社会秩序所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理”具有共通性和朴素化的特征,它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广泛认可的不能逾越的行为准则,任何违背“理”的行为都不具有正当性依据,另一方面,它又是基于朴素道德情感和公平正义感受而形成的一种公共准则,依据“理”所确定的准则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和抽象性;司法裁判中的“法”,是国家制定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司法裁判本身就是法律的适用过程,“法”具有普适性和规范化的特征,它适用于全部社会个体,同时又具有相对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作为社会公众行为的指引规则。

司法裁判中的“情理法”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在不同位阶的动态融合。“情”要求司法裁判关注案件当事人的个案情感感受。司法裁判决不能成为“不近人情”的教条运用,实际上,一个不通“人情”的裁判者,亦不可能真正理清“案情”。司法裁判应当体察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情境,结合人之常情,以人性关怀的视角去审视案情。“理”要求司法裁判符合一般公众的预测和认知,对大部分公众而言,司法裁判效果的判断依据并非法律规则,而是朴素的“理”之认知,由此形成了对是非善恶的共通性朴素判断。司法裁判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守护防线,如果严重违背“理”,显然无法获得公众认同。

然而,无论是“情”还是“理”在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引时,都缺乏足够的明确性和稳定性,其作为一般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时该弊端并不明显,但是对追求准确性、一致性的司法裁判而言,则难以忽视。因此,“法”就体现出了“框架”性作用,司法裁判中的“情”和“理”都不能逾越“法”的边界,换言之,司法裁判中“情”与“理”的考量都应是在“法”之范围内。实际上,立法者在立法时就已然纳入了“情理”考量,“法”是一种以国家权威和强制力为保障的“规范化情理”,只不过在许多司法裁判中,法律适用者忽视了法律背后的情理内涵,对法律解读过于机械化,才导致法律适用违背了立法的初衷,导致了“法”同“情理”的冲突。当然,由于法律固有的局限性,不排除会存在立法之初的“情理”考量与当前社会现实已然不符的情形,此时应该是尽快推动立法修正,而不是强行通过司法进行“突破”。

司法裁判中“情理法”之融合必须落实到制度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因此,为了贯彻新时代的司法裁判目标,满足人民群众的“体感公正”需求,司法裁判中“情理法”融合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提倡和态度认知层面,更应当体现在司法制度改革层面。

其一,完善司法裁判全面公开制度。实现司法全面公开,是实现司法裁判中“情理法”融合,增强公众“体感公正”的制度化落实和保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运行不见阳光,或有选择地见阳光,公信力就无法树立。执法司法越公开,就越有权威和公信力。”司法全面公开虽然并必然指向每一起案件司法裁判的公平正义,但却是裁判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保障。当前,我国的司法公开制度已然初步建立,后续则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推广。一方面,司法全面公开不能仅停留在司法裁判结论的公开,还应当进一步实现裁判全过程公开。通过有序地推动司法裁判卷宗和司法裁判执行信息逐步全面公开,使“阳光”照到司法裁判的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特定司法裁判信息不公开制度。使公众知悉不公开背后,同样是源于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等利益保障的公平正义追求,避免不公开成为一种“暗箱操作”,使司法不公开也能获得公众的情理认同,缔造更加透明化和制度化的司法裁判体系。

其二,推动司法裁判文书说理制度。大量的司法裁判之所以难以获得公众的情理认同,并非是“情理法”本身之间的冲突,而是司法裁判缺乏同公众的沟通,使公众对司法裁判引发了质疑。司法裁判文书中缺乏足够的说理,显然加深了人民群众和司法工作者的“隔离感”。司法裁判说理应重点阐述事实和法律之间的映射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特别是在司法裁判的自由裁量权行使部分,要重视法律背后的情理实质阐释,避免裁判文书充满法律理性的“冰冷”和“生硬”,要有能唤起当事人和公众认同的感性“情理”沟通,因此,司法裁判要融合情理法,而这种融合理应在裁判文书说理中予以体现。

防止“情绪化司法”和“僵化司法”对司法正义的冲击。司法裁判“情理法”之融合是实现人民群众“体感公正”的必然路径,然而这是一条细致、平衡的路径,要高度重视“情绪化司法”和“僵化司法”两种不良倾向的影响。

“情绪化司法”是指司法裁判过度受外部环境和舆论的影响,以迎合公众的情绪性需求。而司法裁判只有严守法律边界,才能正确地引导公众的法治认知,才能真正树立司法权威,夯实法治社会的基础。“情绪化司法”看似在个案中避免了司法裁判和公众认同的冲突,但实际上将进入公众排斥不同观点司法裁判的恶性循环,弱化整个社会的法治环境。

  “僵化司法”是指司法裁判过度依赖具体法律条件,不对法律进行实质解释,导致司法裁判违背了法律的内在情理内涵。必须指出的是,当前司法裁判中存在着明显的重具体条文而轻基础原则的倾向。例如,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情人遗赠案”中,已婚男子立遗嘱约定全部财产在死后归于其同居女友所有的行为,如果严格依照继承法的具体条文,那么该遗嘱是有效的,但是法院结合了民法总则的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遗嘱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既符合了法律原则又融合了社会公众的情理认知,维护了社会道德。

总而言之,司法裁判不仅要贯彻“有法必依”的宏观法律原则,也要落实“个案公正”的微观个体感受,而只有正确认知“情理法”在司法裁判中的不同功能和位阶,使司法裁判中的“情理法”有机制度性融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才能最终实现司法裁判效果兼具公平正义的客观现实和主观感受。​​​​

 

 

责任编辑:程勇 张心怡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