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官“官不聊生”追踪:频繁换将成马英九魔咒
中新网8月28日电 综合报道,近期台湾当局劳动、教育、经济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接连更换。在岛内政治生态下,当局高官下台原因五花八门,一定程度上存在“官不聊生”之感,频繁“换将”成为马英九当局施政绩效的“拦路虎”。
台高官下台导火索: 桃色风波、学术丑闻、重大伤亡事故
最近短短一个多月,台湾政坛即有3名部门负责人级别的高官下台,政坛陷入一片阴霾之中。
7月,台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蒋伟宁因涉入论文审查造假而请辞。事后证实,蒋伟宁列为共同作者的5篇文章被国际期刊撤销并非因抄袭、造假。
同月,台湾劳动部门负责人潘世伟因涉入桃色风波而请辞获准。台媒爆料指潘世伟与相差23岁女秘书有婚外情,下班后密集出入女秘书家。潘世伟召开记者会时表示痛心,强调该女秘书曾是他的学生,把她当子女看待,但媒体却冠以“不伦恋”看待。
8月,台经济部门负责人张家祝因不堪忍受民进党“立法委员”的人格侮辱,为高雄气爆事件负责而请辞。张家祝在辞职声明中说,自己无奈部分政治人物一直以错误信息抹黑、羞辱经济部门同仁,令他心力交瘁,决意请辞。
而再往前回溯,4月25日,台当局“政务委员”兼任“工程会主委”陈希舜请辞获准。据台媒报道,已婚的陈希舜7次夜探台湾科技大学工商业设计系主任王韦尧住处。陈希舜方面则坚称与传闻中的女教师绝无绯闻,媒体影射的男女关系绝非事实。
迄今为止,以台当局“行政院长”江宜桦为首的行政团队,组建一年半内已有18人下台,几乎换掉半个团队。
“官不聊生”追踪:媒体刁难、民意代表质询、工作繁重……
无论是蒋伟宁的学术丑闻、陈希舜、潘世伟的桃色绯闻,还是张家祝不堪民进党“立委”因高雄气爆羞辱,折射了台湾高官复杂的生存状态。
香港《大公报》文章指出,台湾官员“当官难”如“跳火坑”,对外要面对媒体的犀利提问,对内还要应付“立委”质询。此外,繁重的政务工作也吓怕了“后来人”。
据了解,台湾岛内媒体也惯用“放大镜”检视官员的一言一行,每天晚上电视政论节目中的名嘴经常把官员骂得狗血淋头、体无完肤。
《大公报》评论称,根据岛内法规,“立委”无须对其在议事场发表之言论负责,一些“立委”遂滥用此规章,在质询官员时,口无遮拦、任意谩骂。
有分析称,像蒋伟宁、潘世伟、张家祝这样的部门负责人,如果他们的行为不得民心,很可能就会连累国民党的支持度,影响未来选情。因而,官员为平息民怨、消除舆论压力辞职下台,几乎成了台湾政坛的家常便饭。
台湾《中国时报》则关注到另一个问题:民进党永远不断试探国民党的更低底线。该报刊文认为,马英九不能在重大政策上划定底线、力挺行政团队高官,才是绿营不“轻易”妥协、蓝营行政团队高官纷纷求去的根本原因。
高官频下台 马英九施政之路需克服“魔咒”
如此集中性的爆发高官出走潮,无疑给马英九当局带来了难题。有媒体甚至对此总结出了规律,称台行政当局“逢寒暑假就必改组”,几乎是马英九掌政后的“魔咒”。
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称,马英九团队人才的晋用管道过于狭窄,导致施政理念过度均质化,不仅缺乏开创思维,甚至衍生“近亲繁殖”的问题。这些,反映在行政当局施政的拙于辩论、胆识不足,后果其实已极明显。
台湾学者施正锋认为,当局部门负责人动辄拍拍屁股走人,导致的恶性循环是,反正位子也坐不久,官员就少做事,有争议的法案就不提,没办法向媒体解释的法案就不提,结果影响了施政的平稳度和持续性。
国民党籍“立委”吕学樟认为,如果人事不能稳定的话,政务的推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香港《大公报》评论表示,台湾公务员体系稳定与否,决定着当局运行是否顺畅以及能否有效施政。台当局部门首长如走马灯式地换人,不利于政策的延续性。
张家祝在辞职声明中也感慨台湾政治环境恶劣,在野人士不断阻扰、瘫痪各项政务,台湾前途极为堪忧。
马英九当局今后施政之路该如何应对此种局面,将是无以回避的课题。(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