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在汉召开 林毅夫等专家纵论中国经济

15.09.2015  16:49
  楚天金报讯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主要受到外部性、周期性因素的影响,是国际经济还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所致。”论坛上,林毅夫就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及机遇做出了解读,并为在场政府官员、企业家给出“定心丸”:2015年实现7%的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到2020年中国有望迈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经济增速放缓受外部因素影响更大

  从2010年以来,我国GDP增速逐季下滑,今年上半年增速降至7%。林毅夫说,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因为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但我认为更多的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

  林毅夫表示,无论是和中国同处发展阶段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还是高收入国家,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都大幅下滑,共同的原因都是国际经济还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林毅夫分析,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至今未恢复正常,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率下降;2008年后各国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如今大部分项目建成了,但国际经济还未恢复正常增长,投资增长率必然下滑;我国的消费增长率每年还保持在8%-9%,这才有我国经济在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还能维持7%左右的增速。

  拉动经济增长仍需要有效投资

  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如何应对?林毅夫认为,三驾马车中,必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林毅夫指出,虽然眼下世界普遍看好美国经济,但事实上,美国的经济并非那么好。2008年金融危机已过去6年多时间,但美国经济还未出现6%-7%的反弹性增长。欧洲、日本经济也在继续下滑,在此背景下,我国不可能将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投资和消费这两驾马车中,林毅夫认为,消费增长的前提是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而助推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都要靠投资拉动,“不能放弃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投资机会在哪?林毅夫指出,首先,我国产业升级的空间还非常大,“我们现在产业基本在中低端,可以往中高端升级,这些升级都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年我国已经做了不少基建,但主要集中在跨城市的交通设施建设,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当短缺,如地铁、地下管网等等。

  第三是环境保护投资。可在现有的生产基础上改进技术,运用一些节能的、环保的技术。

  第四城市化进程。人口进入城市来,就需要住房投资,就需要有交通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那也是一个很高的社会回报和经济回报。

  到2020年中国将变成高收入国家

  尽管当下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不减,但对于未来,林毅夫还是相当乐观。

  他说,我国政府的公共负债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到50%,在全世界处于最低水平。而民间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是全世界最高的,可以用政府的钱撬动民间资本。另外,我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可以进口机器设备用于投资。“相信把这些好的投资机会用好,维持比较合理的投资增速,就能创造就业,增加家庭收入,从而带动消费增长。”林毅夫表示,今年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这些条件短期不会变化,相信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每年7%左右的增长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我们能够实现每年7%左右的增长,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应该可以达到12615美元,就能迈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林毅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