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千年古城墙突然坍塌19米:修复方法不对(图)
楚天快报讯 记者 陈洋波 首席记者 牛泰
昨日上午7时20分许,南湖宾馆水上宴会厅附近,一段约19米长的古城墙轰然倒塌,城砖散落一地,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发后,相关部门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妥善处置。
市文物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此次坍塌系当初修复方法不对、连续降雨等因素造成。他们会尽快向国家文物局提出整体维修的申请,修好后确保这段古城墙100年不会倒。
事发
19米长古城墙轰然倒地
昨日上午,南湖宾馆水上宴会厅附近,古城墙轰然坍塌19米。
楚天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段古城墙外部是砖块,内部是土包,土壤还是湿润的。坍塌城墙周围已设置了防护网,并挂出了警示牌。
最先发现古城墙坍塌的是花草工人张师傅。他介绍,上午7时20分,他在距城墙约10米处的花坛里,栽种八角金盘。突然,“轰”的一声响传来。他抬头看见:城墙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沾着泥巴的城砖朝地面滚来,滚得最远的约有10米。他吓得丢掉了手中的工具,朝远处跑去。
事发后,襄阳市文物管理部门、古城建设指挥部、南湖宾馆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赶到现场查看情况。经测量,这一段共有331米,其中19米发生坍塌,当即向省文物局进行了汇报。
南湖宾馆工程部张军介绍,坍塌墙面长19米。幸运的是,坍塌时没人经过,没人受伤。
原因
连日降雨是坍塌直接原因
昨日,市文物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了坍塌原因。
首先,坍塌下来的土质比较疏松,其中还夹杂着其他建筑垃圾。应当使用三合土(土、石灰、细沙),铺上以后浇水,每铺30厘米厚,用打夯机夯实,确保土质坚硬。
其次,城墙顶部铺的是约10厘米厚的水泥,可供人在上面行走,基本是水平的,不能很好排水,同时水泥容易渗水,会导致下面的土下降,之后形成空隙,雨水再次进入浸泡,土质膨胀,就会导致坍塌。城墙顶部不应铺水泥,应当铺城墙砖,并形成一定坡度便于排水。
第三,墙体的外包砖,砌法不对。目前来看,从底部到顶部约8米高,仅有一层砖,从上到下都一样厚,仅有24厘米,很不结实,而且外墙没有和里面的土质用“砖把”相连,内外两张皮,很容易坍塌。砌外墙时,底部要达到一米多宽,往上慢慢变窄,形成一个梯形的坡度。同时,外墙每隔几米都要砌一个“砖把”,伸进内墙的土质当中,像钉子一样镶嵌进去,起到拉力作用,这样也就不容易坍塌。
第四,文物管理部门和南湖宾馆,去年1月份已经发现这段城墙有裂缝,并且有的地方鼓了出来,担心坍塌便在上面贴了警示牌。当时就已经着手维修,委托清华大学做保护维修方案,方案现在还没出来,没有国家文物局批文,不能擅自施工。
第五,襄阳17日至19日连续降雨,清明节期间还曾出现过大到暴雨,雨水持续渗透,是导致这次坍塌的直接原因。
应对
向国家文物局申请整体维修
市文物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襄阳古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2800年的历史,经历了许多次修缮才得以保存下来。上世纪80年代,部分城墙破败不堪,几乎成了土丘,亟待抢救性保护。1985年,襄阳建设南湖宾馆,紧挨的一段城墙仅剩土丘,便进行了紧急维修,在原有基础上培土加高,给外围加固了一层现代城墙砖“披上外衣”,同时顶部铺了一层水泥。在当时,做到这些已经相当不容易,但是这样的施工方法,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据南湖宾馆工程部张军介绍,当时,工人采取简单的重修方式,即先用夯土堆成锥形,之后在夯土前后砌上水泥砖,最后在夯土上铺上水泥。1987年,由于夯土和水泥砖粘合不到位,该段城墙就出现了两次垮塌。
襄阳市文物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计划向国家文物局申请,维修这段331米长的古城墙,聘请具有一级资质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传统工艺、使用传统材料,修好后可以管100年。
链接
古城墙曾多次坍塌
1993年至2005年,襄阳古城墙先后6次坍塌。
2005年3月,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城墙已经开裂。文物部门对古城墙仲宣楼段进行全面修缮。
2007年7月18日,由于连日大雨,小北门附近一处城墙发生了坍塌。
2009年,由于部分墙体坍塌和墙面出现豁口,襄阳文物部门对古城墙小北门至荆州古治段的447.2米的古城墙进行维修。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