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罗田县强化领导,加强宣传倡导,扎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圆梦”行动,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服务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
强化领导,部门联动,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取得实效。县卫生计生局、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县计生协会等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县农村学校组织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圆梦”行动的工作方案》,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进一步强化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工作的管理、实施和考核,并将任务细化分解,明确了各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责,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性工作运行机制。
宣传倡导,经费保障,开展“六个一”行动助留守儿童“圆梦”。一是开通一条亲情热线。在全县农村学校安装一部固定电话作为留守儿童亲情热线,让留守儿童每月能够与父母联系一次。二是实现一个微心愿。组织社会各界募集资金,帮助留守儿童实现一个以学习用具、体育器材、生活用品、课外读物和启智玩具等为主的“微心愿”。三是寄送一封便民慰问信。给每个留守儿童父母寄送一封写有最新计生政策解读、计生证件办理流程和流动人口管理要求的信件,同时附送印有户籍地各部门联系电话的便民服务卡,为他们外出务工提供服务和帮助。四是拍摄一张学习生活照。给留守儿童免费拍摄一张学习生活照,寄送给其在外务工的父母。五是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沟通一次。由学校安排班主任老师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一次电话联系沟通,反馈学生近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了解留守儿童父母在外的工作情况,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六是制作一本留守儿童父母通讯录。详细记录每个留守儿童父母在外的手机号码、地址并及时更新,方便留守儿童、学校老师与留守儿童父母及时沟通,及时寄送相片和慰问信、便民服务卡等资料。截至目前,全县已募集资金40万元,累计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3000多个;开通亲情视频电话20部,接听、拨打电话3000余次;为留守儿童父母寄送便民慰问信4000余封、学习生活照2000余张;制作留守儿童父母通讯录20余本。
创新机制,建立档案,通过“小手拉大手”延伸社会对流动人口的关心、关怀。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截至目前,该县已为全县25所农村学校5100多名留守儿童建立了家庭档案,详细记载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和在外打工父母的基本情况,及时联系和沟通,做到安全上时刻提醒、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让外出务工父母在远方工作得放心。二是搭建人文关怀平台。加强对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本着“关怀群众、助力发展、构建和谐”的原则,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等平台及时发送温馨的家乡问候。已发送各类人文关怀信息4000余条次。
(来源:《中国人口报》2014年5月26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