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村寨建设报道之十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民族特色村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特色村寨建设侧记(湖北关村)

31.05.2014  00:38

  湖北关村位于湖北口回族乡西北角,与陕西省镇安县茅坪回族镇接壤,属湖北的西大门,是典型的口子村。全村版图面积15.76平方公里, 450户,1850人。其中回族388户,155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4%。根据鄂民宗办[2011]110号文精神,2012年初,该村被省民宗委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项目确定后,该村以建设特色民居、发展特色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和加强民族团结创建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试点工作,取得了“改造一片民居、壮大一方产业、传承一种文化”的效果。

  一、加强领导,形成共识

  为了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抓好抓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纳入创建“湖北旅游强县”的152项工作目标细则内容,明确县财政局对口帮扶,确定一名副县长具体负责牵头协调由县民族宗教局和湖北口回族乡政府组织实施;市民族宗教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项目规划实施并组织项目单位及相关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湖北口回族乡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杨洪来同志任组长,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张荣华、乡党委宣传委员王福喜任副组长,湖北关村党支部书记、部分组长、村民代表为成员。采取召开会议、张帖标语、走访座谈等形式及时广泛地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从而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和全体村民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意识。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湖北口回族乡政府制定了《湖北口回族乡民居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对民居改造达到标准的农户,待验收合格后政府按项目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达标的农户平均每户可获10000元左右的补贴和奖励资金。聘请专业人员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进行实地察看、科学规划,规划达到图文并茂,文本规范的要求,重点从民族特色产业培育、特色民居保护、特色民族文化挖掘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四个方面,突出秦巴黄牛和马头山羊的饲养、清真“三食”的发展、培养少数民族歌舞表演队、特色民居改造等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该村建设成鄂陕边关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特色村。

  三、紧扣标准,全面实施

  (一)特色民居形成规模。一是对原有的70户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进行改造,按统一标准进行墙壁粉刷、场地硬化、更换门窗,回族一律采用阿拉伯文字的对联和窗户外造形,汉族户安装汉字瓷砖对联,安装同一规格、同一材质的晾衣架和防护栏,设置同等面积的绿化带,目前民居改造已全部完工;二是在湖北关村公路沿线新建50户民族小区,现已完成具体标准是:每户三间两层,外墙是白色,整体是徽派建筑,要有马头墙,窗子体现了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整个建筑能让人既感受到有现代建筑的特点,又要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建设过程中由乡政府派专人进行监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目前已将居住条件差、交通不便、因条件限制不易脱贫致富的群众迁至民族小区居住;三是对相对集中的民居区道路全部硬化,目前,相对集中院落的18.5公里通院达户公路已硬化完毕。

  (二)民族文化远近闻名。朝秦暮楚的湖北关。远近闻名的湖北关雄踞在该村与陕西交界,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地势险要,扼守鄂陕交通要道。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郧西知县翁吉士亲临其地勘察,提出“据险筑关”,名曰“湖北关”。“湖北关”北倚天堂山峰(海拔1799米)南麓,南接凤凰山垭。古城墙绵延数公里,残壁断垣依稀可见。关正中为拱形门洞,上有等距城垛,对面而立,气势雄伟,几经沧桑,修而复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当地乡绅捐资整修,门顶横额刻有“湖北关”三个大字,由时任县长柯愈珊题撰,后经战患,关体毁坏。1987年郧西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原样复修,“湖北关”三字由时任县长张万锋所书,2002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关”素有“秦之咽喉,楚之门户”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英雄岳飞、农民领袖李自成、“白莲教”义军首领王聪儿都曾在湖北关下屯兵血战。民主革命时期,贺龙、徐向前、李先念、程子华、徐海东、陈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红25军和红74师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中原突围期间,是新四军五师重要活动区域。1999年鄂陕两省各自修建的楚亭与秦亭,在“湖北关”并蒂相望,相得益彰,成为鄂西北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和楚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鄂陕两省人民“睦邻友好,世代相传,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见证。为了把湖北关建设成为湖北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鄂陕交流的亮丽窗口,打造鄂陕文化长廊和安全屏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06年以来,先后对原关体、城楼以及两侧城墙进行全面维修,并将两侧城墙按原来的造型,向两边延伸约1公里,项目总投资320万元。工程竣工后,放眼望去,与湖北关关体相连接,视线内的坡地变成梯田,从泗峡口集镇至湖北关公路两旁的常青树,形成十公里的绿色走廊,林地绿化和封禁治理,放眼望去一片绿海;湖北关附近1000平方米的古校场与湖北关交相辉映,逶迤延绵的古城墙与黄龙洞连为一体。湖北关将更加雄伟壮观,折射出历史的沧桑,见证盛世的和谐。

  历史悠久的回族宗教活动场所—红岩清真寺是该村标志性的建筑,红岩清真寺位于原红岩村(现湖北关村三组),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一说清光绪二十年),由湖北口及陕西镇安、安康等地回民捐资建成。修建于道光三十年,民国十二年冬被军阀队伍烧毁,两年后重修,1985年补修,全寺占地面积近600m2,房屋建筑面积近300m2,有礼拜堂、大堂及部分生活用房。为了满足当地信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2009年11月,乡党委政府筹资对该清真寺进行拆建,大殿是阿拉伯风格建筑,外加两排生活用房,在省民委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30余万元修建的清真寺主体工程及相关附属设施全部竣工,该寺使当地虔诚的穆斯林有一个舒适安逸活动场所,同时也将更好地为周边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的又一亮点。

  (三)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湖北关村的群众有着传统的养殖牛羊习惯,近年来,依托马头山羊“1235”模式和秦巴黄牛“165”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在牛羊肉市场价格渐涨的情况下,群众发展养殖业的劲头很足,在打造民族特色村寨的同时,政府通过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不断引进良种等措施使大部分群众基本掌握了牛羊养殖技术,目前已发展马头山羊5310只,秦巴黄牛1230头,每年出栏的牛羊肉均俏销湖北武汉及陕西镇安等城市;传统的无公害蔬菜也是该村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每逢乡镇赶集时,新鲜、无公害的农家蔬菜备受鄂陕边界消费者的青睐,年出售新鲜蔬菜达100余吨;林特产业初具规模,发展核桃5000亩、柿子2500亩,烟叶稳定在400亩,仅这三项收入可占全年总收入的30%以上,成为该村增收的主要项目。2012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0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四)基础建设日臻完善。湖北关村有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实现“三通”,60%的组级公路和部分通户达院的公路已硬化;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村村通卫星电视户户拥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等高档家电基本普及;启动了“五改三建”工程,使全村80%以上的农户改善了卫生环境,告别了人畜同住的历史,实现了庭院环境绿化、亮化和美化的目标;结合“五务合一”建设,在对口帮扶工作的推动下,对村委会办公楼进行改建、装修,配齐标准化的办公设备,新建了农家书屋,村级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超市,既使当地回汉群众办事、就医极为方便,也使村容村貌彻底改观。

  (五)基层组织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在2011年换届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人员结构合理改善,基本形成了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团结奋进的班子集体;各项工作目标考核均位居全乡上游,“党员先进性明白卡”、“五务合一”等创先争优活动有声有色,已作为示范村在全乡推广;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均已达标。连续多年被乡党委、乡政府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组织”、“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六)民族关系融洽和谐。2011年,该村已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内容之一,结合开展“十星光荣户”、“文明家庭”、“致富带头人”、“文明大院”和“幸福人家”等评比活动,按照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创建标准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使回汉群众邻里和睦、团结一心,共同发展。回族家凡有盖房子或婚丧嫁娶,周围的汉族兄弟纷纷出钱出力;汉族家里若有红白喜事,周围的回族群众也主动帮忙料理。为了尊重回族的生活习惯,招待好回族兄弟,汉族人家都设回民灶。有回族同院邻居的,回族席就设在回族家,离回族人家稍远的,他们就在房前的空地上,垒一专用临时灶台,从临近回民家中借来锅灶瓢盆碗,准备好牛羊肉,请回民厨师做回民菜,就这样一家办事,做两样席面,回汉群众互助互敬,亲如一家。每逢宗教节日,汉族群众也和回民一样自发地捐粮捐菜,而且自愿参加宗教活动,若遇上清真寺建设时,所辖的汉族住户也自发地前来帮忙。所以说,这里的清真寺不单单是回族人的清真寺,已经是全村人民的清真寺;不仅是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回汉群众睦邻友好、互相交流的文化阵地。多年来,该村没有出现民族宗教矛盾和纠纷,更没有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