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精准扶贫
——江口县乡村旅游及恩施市旅游扶贫考察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精准扶贫、农民脱贫致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6月4-5日,本人参加了贵州省江口县乡村旅游考察,重点考察了该县太平镇云舍村、寨沙侗寨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6月12日,全州旅游精准扶贫现场会在恩施市召开,参观了恩施市屯堡乡马者村和沐抚办事处营上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本人结合江口考察的情况和全州会议的精神,谈谈对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精准扶贫的认识。
一、江口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江口县隶属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国土面积1869平方公里。全县辖七乡两镇,71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51.8%。江口县旅游资源丰富,国家自然保护区、佛教名胜梵净山景区位于该县境内。
近几年来,江口县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引导农民吃上“旅游饭”,使村民实现了快速脱贫致富。2014年,江口县接待游客466.47万人次,同比增长49.3%;旅游总收入36.14亿元,同比增长25.3%。
(一)云舍村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太平镇云舍村位于在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内被誉为“天堂河谷”的太平河畔,距江口县城7公里,距梵净山南山门23公里,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共439户1717人,98%的村民都是杨氏后裔,是江口县乡村第一大寨,土家族仍然保留着自身民族的风情习俗,因而被称为"中国土家第一村"。自2002年,云舍村被纳入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帮扶点,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云舍的乡村旅游现已具规模,先后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村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
(二)寨沙侗寨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寨沙侗寨隶属江口县太平乡梵净山村,距离县城27公里,距梵净山仅3公里,占地面积约97亩,共74户274人,其中侗族216人,占全寨人口的78.8%。
寨沙在发展乡村旅游以前,由于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位,手捧着梵净山旅游的“金饭碗”却很贫困。每天大量游客从梵净山下来,再从寨前走过,与寨沙侗寨人形同陌路。除一户农户开饭馆从事旅游服务外,其他的人干的都不是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当时全寨村民大部分年轻人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人从事简单的养殖业、竹业编织和农业生产,近半数村民人口属于贫困扶持对象(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寨沙侗寨乡村旅游初建于2010年,中途通过边规划、边运作、边开发、边发展,到2013年已一跃成为了全国最富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园之一。乡村旅游示范效应和旅游样板作用突现,寨沙侗寨先后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国金融扶贫乡村旅游产业示范村、铜仁市乡村旅游样板村。
目前,全寨有60多户经营农家乐和家庭旅馆,还有部分经营旅游商品、自行车健身等,基本上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二、恩施市旅游扶贫的典型案例
屯堡乡马者村和沐抚办事处营上村均位于恩施大峡谷的必经之地,两村均利用恩施大峡谷的旅游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旅游配套服务。
屯堡乡马者村向方清夫妇,于2011年在通往大峡谷的公路边创办了家庭旅馆雨龙茶厂,经营以茶叶为主的当地土特产,并为过往车辆和游客提供“四免费”服务(免费停车、免费加水、免费入厕、免费品茶),既方便了游客,又带动了地方土特产品的销售。近三年,向方清家庭旅馆和茶厂年均销售近400万元,利润在40万元左右。今年1-5月,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通过向方清的带动,马者村发展有机茶115亩,建成茶叶加工厂3家,使大部分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000余元增长到2014年的1.3万元,实现全面脱贫。
沐抚办事处营上村向明富,2010年利用自家房屋创办了阿富·女儿湖客栈,现已发展到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16间客房可入住50人,被省旅游局评为五星级农家乐。该客栈2014年实现餐饮收入234万元,住宿收入55万元。客栈现常年吸纳周边村民30人,采购蔬菜、精油、畜禽产品等100多万元,带动50户贫困农户实现脱贫。
三、两地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精准扶贫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是精心规划,科学定位。江口县围绕乡村旅游专门聘请同济大学团队来江口实地考察、规划,重新修定了《江口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江口县发展乡村旅游行动计划》《寨沙侗寨乡村旅游规划》等,出台了《加快产业扶贫开发中长期远景规划》和《突出产业规划、合理布局、努力提高扶贫效果的意见》,对江口县乡村旅游进行了精心规划和科学定位。
二是集中力量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江口县将各相关部门项目资金按照“统一规划,力量集中,各计其功”的办法,集中用于乡村旅游重点村,解决道路、水电、民居改造、游客中心、标识标牌、绿化亮化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强化管理,确保持续发展。江口县成立了国营县文化旅游发展公司,由县旅游局一名副局长兼任公司经理,负责云舍村的建设、经营、管理等。寨沙侗寨实行“支部﹢协会”的模式,由协会对侗寨实行自我管理,确保了景区的有序、持续发展。
三是文旅融合发展,丰富旅游内涵。江口县在寨沙侗寨推出了《月上寨沙》,在云舍村推出了《云中仙舍》的文艺演出项目。《月上寨沙》是在县直相关部门和镇政府的支持下,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定时演出,既增强旅游内涵,吸引了游客,又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四是大力宣传,提升旅游知名度。近几年来,江口县先后举办了“神奇梵净山——中国·江口摄影作品征集暨首届金钱杆文化艺术节”“全国户外运动大赛”“梵净山导游大赛”“中国·贵州梵净山佛学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协办了“贵州第五届旅发大会”“2011中国·梵净山环梵自行车挑战赛”“梵净山文化旅游节”“武陵山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寨沙侗寨还举办了几次全国驴友晚会,系列活动使江口旅游知名度大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五是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无论是江口县的云舍、寨沙,还是恩施市的马者、营上,都依托景区(梵净山景区、恩施大峡谷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和配套服务,既丰富了主景区的服务内容,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对来凤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精准扶贫的思考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对旅游扶贫作用的认识。周边县市的发展和来凤县杨梅古寨景区建设的实践证明,旅游是促进扶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够快速、持久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精准扶贫。恩施州的旅游扶贫工作已得到国家的认可,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于今年5月19日到恩施专门考察旅游扶贫工作;去年12月,全国旅游扶贫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恩施召开。建议借鉴江口县的做法,每年召开一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将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内容纳入县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每年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举办一次旅游知识讲座,让大家真正提高对旅游的认识,了解旅游知识、积极宣传来凤旅游。
二是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一批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村。聘请高水平、有经验的团队对全县的旅游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并对全县乡村旅游进行重点规划,按照“特色化、差异化”的原则选择旅游扶贫示范村进行策划,对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村进行策划,如把舍米湖村打造成“中国土家摆手舞发源地”、把黄柏园和石桥村建成特色鲜明的土家寨、把仙佛寺村打造成佛教文化村等。
三是统筹协调,集中力量夯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按照“统一规划、力量集中、各计其功”的办法,全县每年将不少于500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集中力量打造2-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每个村明确一名县级领导牵头,由旅游部门牵头策划,县直各部门和示范村所在乡镇按照统一规划负责项目实施。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将乡村旅游建设纳入对各部门、各乡镇的重点考核和检查督办内容,实行“一月一督办,一季一通报,年底结硬账”。
四是积极探索管理模式,确保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对于乡村旅游也是如此。加强管理是确保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十分重要,且管长远。从目前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情况看,各地因地制宜,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主要有完全开放式(如武汉东西湖四季吉祥3A景区)、支部+协会+农户(如江口寨沙侗寨、恩施枫香坡)、企业经营(如江口云舍村)、企业+农户(如黄陂锦里沟4A景区)、股份制、政府+企业+农户等模式。各个村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管理模式。可通过村支两委制定《村规民约》等之类进行约束。
五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与人才培养。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村级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村级组织强则发展快,管理到位。江口县在云舍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把村“两委”班子建设放在首位,着重培养“领头雁”的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来凤县开发办、县旅游局拟组织旅游扶贫重点村书记到周边县市考察学习,开拓视野,学习经验。同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本土民族文化,培养本土人才。
六是加强培训引导,对接旅游市场。乡村旅游的最大受益者是村民,但村民往往在发展初期不能与旅游市场对接,就需要引导、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旅游商品生产与经销等,一部分有旅游商业意识的村民会先发展起来,但大多服务意识差,导致很多游客不满意,甚至投诉等,有的建起了农家乐等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但缺乏主动与旅游市场主体(特别是旅行社)对接。这就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特别是旅游、扶贫等部门和所在地乡镇、村进行培训、引导,提高服务者服务水平,无旅游市场有效对接。(来凤县旅游局局长 伍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