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五条“龙须沟” 河水变清又现鱼儿游 十堰打造黑臭河治理样本
◆中国环境报讯 记者史小静 通讯员叶相成 “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这是去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对黑臭水体治理提出的明确要求。
城镇黑臭水体治理被认为是计划中治理难度最大的一项,也是公众对水环境质量改善感受最深最迫切的一项。面对双重压力,如何消灭黑臭河?湖北省十堰市大胆创新,实现5条劣Ⅴ类河流从城市“龙须沟”到“不黑、不臭、水质明显改善”的转变,提供了黑臭河治理样本。
不可能变可能:
昔日臭水沟,今天有鱼游
深冬,十堰市张湾区犟河上游段,两岸休闲活动居民颇多,一个二十几平方米的小广场,数十人在晒太阳散步。
家住张湾区花果街道社区的王玉玲拉着区里干部提意见,“能不能在那边路口下面装个灯,我们老年人晚上到河边活动不方便”。
然而,几年以前,犟河可没有这个吸引力。王玉玲坦言:“这都是臭水沟,苍蝇、蚊子多,没人来,我们都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跳舞,是危险,可是没地方啊。”
因先建厂后建市、先生产后生活、先建设后规划的历史问题,十堰城市基础设施和地下涵管设施先天不足,造成犟河、神定河、泗河、剑河、官山河5条河流污染严重,全部为劣Ⅴ类河流,成为典型的城市“龙须沟”。
此前水质差到什么地步?分管泗河的十堰市环保局茅箭分局局长刘刚说:“做水质监测,要随身带一壶清水,监测完手上都是黑的,得赶紧洗手,腿上没洗一会儿就发红。”
对于治理5条河流污染,很多人并不看好,甚至认为不可能。
“根据国家有关规划,要求这5条河流要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但对于城市纳污河,很多专家认为全球没有哪个地方能达到,都没有信心。”十堰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吴芳一口气指出了五河治理的八大难点,包括城市治污建设先天不足,流域城镇化加快,5条河流均为直接入库河流缺少治理距离,年净流量小、没有自净能力,治理资金缺少渠道来源,治理工程覆盖面广、牵扯部门多,季节性河流洪水影响大,以及水质目标要求太高。
甚至有声音认为,这5条河流年径流总量仅约4亿立方米,占比不足丹江口库容的1%,到达汉江反正也净化了,而这5条河流治理国家并没有专项投入,没必要现在治理。
对于当时的种种困难,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很坚决,“思想不统一,接访一遍就统一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不是一句空话”。
2012年,十堰市正式启动5条河流的综合治理工程,成立5条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并建立由市领导挂帅的河长负责制。十堰市长张维国亲自担任指挥部指挥长以及污染最重的神定河河长,同时开始每周一次的现场督导。五河治理成为了十堰市的“一把手”工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头号工程。
通过治理,5条河流已彻底消除了垃圾河和黑臭河。数据显示,官山河水质已达到Ⅱ类水标准,剑河达到Ⅲ类水标准,犟河除总磷不稳定外,其他主要指标已达Ⅲ类标准,神定河、泗河主要污染物已下降70%以上,主要水质达到Ⅴ类。
“今天有人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神定河也有泥鳅了。” 周霁坦言,“之前在犟河看到过小鱼苗,当时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路径探索:
五轮修改,4万人参与的治理方案
“方案搞不好,就不要回来。”十堰市环科所所长畅军庆依然清晰地记得2013年8月十堰市环保局局长冯安龙给他下的死命令。为治理五河,2013年,十堰市开始摸索制定治理方案,寻求治理路径,畅军庆成为编制新一轮《五河治理方案》的组长。
实际上,这已经是十堰市第五轮的方案编制,此前因为对治理的艰难程度、技术的复杂性等问题的认识不足,方案并没有得到相关部委的肯定。
“1.5∶1的污径比,污水是径流量的1.5倍,治理难度太大,睡不着。”畅军庆直言。为此,他过了4个多月的早七晚九生活,吃了4个多月的方便面和锅巴饭。
这中间,十堰市前后发动了包括社区干部在内的4万人,对污染源进行普查,拿到3.7万多个数据,对其中4000多个有用数据进行了反复演算。先后聘请了15位包括中国环境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在内的水污染防治专家作为顾问,帮助研究制订治理方案。
2013年底,《五河治理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等七部委的专家组评审,共安排了5大类47个项目,设计总投资17.43亿元。
方案有了,结合多方意见,十堰市总结出了 “九先九后”的治理原则,并大力实施五大治理工程。
“九先九后”是根据5条河流污染源的种类、污染的原因、污染负荷率等,按照先治本后治标、先治污后治河、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先建设地下管涵后建护坡搞绿化、先整治主河道后整治支流、先建主管网后建支线管网、先治理人口稠密河段后治理周边区域、先建好示范段后全面铺开的原则进行治理。
五大工程包括实施以排污口整治和清污分流管网建设为主的截污工程、以河道清淤和生态修复为主的清污工程、以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达标排放为主的减污工程、以农村环境整治为主的控污工程和以污水处理厂达标达产改造为主的治污工程。
目前,十堰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7亿多元,实施方案提出了42个重点项目,共新建污水收集和清污分流管网1000多公里,整治排污口590个,完成河道清淤561.5万吨,建成生态跌水坝16座,建设生态河道130公里。
破解资金技术瓶颈:
92 家污水处理厂托管运营,20多种技术应用其中
十堰市神定河污水处理厂负责人指着4个水样杯介绍:“经过两种工业混合,我们的出水水质全面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质标准。”
2014年,为破解资金不足难题,十堰市政府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协议》,神定河污水处理厂也成为十堰市第一家社会化运营的污水处理单位。
体制的变化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不推行第三方托管运营,监管也难以开展。”冯安龙感慨地说,以前污水处理厂归属住建委,公家对公家,处罚难以到位。现在建委有监管职责,有问题敢说话不包庇。
近两年,十堰市开始大规模采用PPP模式,引入第三方公司托管运营五河治理项目。目前,辖区内的92个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实现第三方运营,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排水集团、北京大学环境研究所、沈阳环保科学研究院、深港环保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研究院、北京东方园林公司等多家治水权威开展了五河项目建设。
十堰市政府还累计募集了9亿元政府债券,同时整合多方财政资金,解决五河治理的资金问题。
污水处理厂处理虽达到一级A标准,但尾水仍属于地表水劣Ⅴ类,为此,十堰市通过土地系统,进一步对尾水和河流末端实行深度处理。
神定河下游有一片日处理污水5万吨的“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渗技术”工程,被畅军庆形容为最后的守门员。深港环保公司项目设计中心副总经理黄鑫介绍说:“系统主要对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等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Ⅲ类水标准。”
在犟河流域,水质净化采用的是人工湿地项目,通过潜流和表流湿地重重过滤,出水水质可达Ⅲ类水标准。
建设跌水坝、曝氧系统、湿地泡,在畅军庆看来,十堰治水可谓是技术博览会,“全球污水处理传统主流工艺有30多种,现在,有20多种都在十堰被应用”。
“五河治理,不仅为国内其他纳污河提供了治理范本,也提升了十堰整个环保系统的各项能力。各种困难都不是问题,关键还是要有担当。”冯安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