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县”的“洪”与“红”——革命老区湖北红安县抗洪救灾见闻

11.07.2016  23:43

  这是从空中俯瞰红安县华家河镇一处被洪水冲垮的民房(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墨成摄

  新华网武汉7月1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葛素表 李伟 陈俊)“现在想想有些后怕,但当时真没有顾得上。”站在记者面前的张元松,黑黑瘦瘦,时不时用手揉着腰。

  43岁的张元松是湖北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张家湾村支书,几天前突然而来的洪水,差点把他卷走。

  “那时,我一看洪水涨得太快,就想着赶紧去镇上把沙袋运回来,组织人装石头堵在街上。”在张元松开着自己的车第一趟冲过村里的大桥时,洪水已经漫过桥面。

  不到十分钟后,张元松在镇政府领到沙袋回到大桥时,几乎只剩下桥栏露在水面上。周围的人,都劝他不要冒险。

  “我当时把驾驶室的车窗都摇了下来,加大油门冲了过去!”张元松告诉记者,开着车窗是为了一旦桥有问题,他还可以紧急跳水。

  在张元松载着沙袋平安过了桥后,没有几分钟,汹涌的山洪把大桥从中间拦腰斩断。

  张元松运回沙袋,组织村民及时堵上了溃口,全村群众都得以安全转移。因为在搬石头装沙袋时,用劲过猛,他一下子闪了腰。可张元松这几天也一直没有闲着,忙着组织村民灾后清理淤泥、卫生防疫、抢通道路……

  张元松是红安这个革命老区的党员干部群众抗击洪灾的一个缩影,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经书写着共和国的传奇。如今,红色基因没变,红色气质仍在流传。

  “革命精神是红安之魂,这种革命精神永远都不过时。”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说起这一次的抗洪抢险,感慨颇多。

  这一次红安成为湖北省遭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七里坪镇党委书记潘新华坚决地告诉记者,“洪灾吓不倒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干部群众,尤其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都冲在了一线,发扬着红安精神。

  在袁英河村,年近六旬的村支书袁克新是一名退伍军人,在洪水中为了转移群众,他在3米多深的洪水中游来游去,用绳子牵引着轮胎,转移不会游泳受困的群众;柳林河村的村支书张足清和副书记张建权,先转移群众再转移家人;普通党员戴传明、戴年喜等在村支书被困家中的情况下,发挥了党员在群众中主心骨作用,安抚转移群众……

  “红安之红,其实是英雄热血儿郎用鲜血染红的。”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表示,提起红安,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血与火总能浮现眼前,223位将军、14万烈士成为如今“将军县”红安人民的骄傲。这一次红安的所有干部群众面对洪水灾情,表现出了毫不畏惧、朴诚勇毅的精神,值得点赞。

  “小小红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是张元松这一代人的父辈们都熟悉的一句顺口溜。红安男女老少齐上阵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成就了红安在革命历史中的地位,这里一度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这一片红色土地上的人们热情勇敢,我们武警交通部队能够参与这里的灾后重建,对所有的官兵来说,也是一种洗礼和再教育。”武警交通部队第二总队副总队长许亚东对记者说,来到红安抢险救援,发现这里的老百姓精神面貌积极高昂,作为一支同样有着红色基因传承的部队,所有官兵将奋勇争先,争取在20天内就抢修出一条惠民连心桥,回报这里的百姓。

  “我们这里不仅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贫困区,这一次受了灾,给我们的脱贫攻坚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余学武说,但是,新红安精神就是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红安人民面对洪灾勇敢无畏,面对今后的灾后重建同样充满信心,誓将再建一个美丽的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