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通山县以助推计生家庭率先致富为目标,以实施工程项目为载体,搭建“四个平台”,增强农村贫困计生家庭的创业增收能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县帮扶贫困计生家庭2160户,实现脱贫的1860户。
打造引导平台,导航育龄妇女创业。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育龄妇女嫁接优势产业创业,延伸产业服务触角。通过信贷扶持、招商引资引导服务,依托旅游强县、柑橘之乡、大理石之乡品牌优势,扶持发展一批支柱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为育龄妇女就业创造条件。将帮扶计生家庭创业致富作为基层工作的重心,整合部门资源,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积极探索计生家庭创业工作新路。在大畈镇,镇村计生协会突出抓好农家乐、柑橘种植经营致富项目;在九宫山镇、闯王镇,依托高山牧场资源,抓好奶牛养殖项目;在位于库区的慈口、燕厦、洪港等乡(镇),重点打造胖头鱼绿色生产基地。目前,全县从事名优特产生产的育龄妇女达2.8万多人,人均增收3200多元。
打造服务平台,服务育龄妇女创业。计生、财政等相关部门联手建立育龄妇女就业创业服务网络,对育龄妇女就业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的“一条龙”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创业培训服务,根据育龄妇女需求设置培训课程。该县多次聘请相关部门技术人员下乡进村授课,并多次组织育龄群众到嘉鱼县、利川市等蔬菜生产强县参观学习,引进了一大批致富项目。大路、南林、杨芳等乡(镇)联合组建了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先后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菜农实施蔬菜高效栽培,成立三年来,发展会员3618人,吸收周边751户农村计生“两户”加盟,建成了面积10000余亩的大棚蔬菜科技示范核心区,引进、推广应用蔬菜种植新技术19项、新品种30个,并统一调进生物肥、生物农药、薄膜等农资,统一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统一注册产品商标,统一组织产品营销,统一印发技术资料,统一开展市场信息服务,降低了蔬菜生产成本,为创业家庭节省支出3万多元。
打造扶持平台,扶持育龄妇女创业。财政、信贷部门运用贴息政策,及时调整信贷投向,优先扶持育龄妇女就业创业,构筑并完善场地安排、能源供给、融资担保、税费优惠、项目扶持等创业平台,县、乡两级计生协会还组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市场经验的乡土人才,奔赴山东省寿光市、安徽省和县等地联系客商,先后联系外地客商28户,帮助群众销售蔬菜1500万公斤,使农民年均增收2200多元。三年来共投放扶贫贴息贷款30万元,扶持贫困计生家庭兴建蔬菜钢架大棚10余座,改良冬暖式蔬菜大棚8座,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设施配套问题,并聘请技术专家负责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以解除建棚户后顾之忧,帮助计生家庭扩种各类蔬菜110余亩,增强了致富后劲,增加了家庭收入。
打造培育平台,培育育龄妇女就业创业。联合相关部门,将适合育龄妇女就业的企业分片区定位、分行业整合、分群体培育,做到产业链的完整和延伸,实现龙头企业和配套中小型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互补共赢。九宫山镇独生子女户乐有德是县里确定的计生帮扶创业示范户。2007年5月,他在镇计生办的多方协调和帮扶下办起养鸡场,现在,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计生帮扶创业示范户和养殖能手。开展“传帮带”带动创业工程,即一户计生创业示范户带动三户计生家庭创业,实施传技术、帮资金、带着干的捆绑帮扶创业带动模式,已带动本镇18户计生双女家庭走上创业增收路。截至目前,该县106户计生帮扶创业示范户带动1180户贫困计生家庭创业。在此基础上,该县还采用“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及股份合作模式,精心组织实施计生帮扶创业工程,把计生家庭土地集中起来,建成规模化产业孵化园区,使分散型、松散型的农户成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实体,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目前,共培植育龄妇女就业企业56家,安置育龄妇女12720名。
(来源:《中国人口报》2015年1月5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