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小农水管护机制改革初见成效

10.12.2015  22:05

(梁前友)初冬时节,高铁岭镇杨山村村民杜先俊却没闲着,自从成为烟把塘小型水库的管护人后,他一直忙着在水库大坝巡查、清杂、启闭闸门…… 

杜先俊的干劲来源于该县开展的小农水管护机制改革。 

据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目前大多数水利工程年代久远,水利设施普遍存在超期服役、超限运行、老化严重,再加上管用分离、管护缺位,严重制约了防洪、排涝、蓄水等综合功能的发挥,破坏了水域生态环境。 

去年,该县按照“全面部署、试点示范、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确权”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公益优先、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试点工作。 

推进改革先得摸清家底。该县以自然村组为单位,对列入改革范围的小型水利设施工程逐一测量登记造册,通过反复核对,明确产权,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确定管护人及管护责任。 

为了给小农水找到最合适的管护人,严把选人公示关。在村民代表选举产生管护人的基础上,相应的水利设施管护责任人、所有水利设施施工协议等,在项目所在地公示一周,确保群众无异议后方可实施。 

目前,该县21座小型水库、1687口塘堰、296处水闸、927处泵站、4415条渠道、2265条排水沟、15处中小河道及堤防、22处集中饮水工程,共计9648处小农水工程产权全部明晰到人或单位,小农水实现了每个工程一份管护档案、一份管护协议、一个管护主体、一笔管护经费的“四个一”管护机制。所有水利设施的信息采集表、合同协议、产权证书及有关文件,分村、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并建立电子档案,确保有据可查。 

管护机制改革的推进,有效改变了以往小农水“有钱建、没钱管,有人用、没人管”的状态,小农水的惠民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