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来汉抢渡差点没游完全程 今年特制跟战术仍无缘前十
(长江日报)
群众方队成功横渡长江,从汉口江滩三阳路闸口胜利登岸 记者李葳 摄
记者高崇成 见习记者叶子兰 实习生郭浩轩
有一位武汉冬泳队成员曾经这样形容长江:即使你渡100次,也无法摸透长江的脾气!而昨日的武汉渡江节现场,参加渡江节抢渡赛的外国运动员就感受到了长江的“多变”。来自德国的小伙子博克用“不可预测,充满惊喜”来形容自己对长江的感受;来自瑞典的拉尔斯则说长江不仅“多变”,而且“充满挑战”。两人都表示,正是长江这样多变的魅力,吸引了他们来到这里参与挑战。
参加抢渡长江比赛的外国选手 记者李葳 摄
昨日上午9时,横渡方队下水向着汉口江滩游去 记者彭年 摄
群众方队在江中游进 记者李葳 摄
瑞典奥运冠军:长江,昨天和今天都不一样
“这里的水变化太大了,去年和今天的不一样……就连昨天和今天都不一样。”41岁的瑞典前奥运冠军是第二次参加武汉国际渡江节抢渡赛,谈到对长江的感受,他的感觉是长江是如此的“多变”。
拉尔斯刚刚上岸,长江日报记者便向他提出了采访的要求,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记者提醒他,是不是要换一下衣服,天气有点凉。“没关系,我正热着呢。”他笑着说。
去年拉尔斯拿到了第15名,今年他也只拿到了第13名。但他一点也不沮丧:“比上一次提高了两个名次,我挺开心的。”他开玩笑说,“以我的身体状态,这样的成绩已经不错了”。由于是第二次参赛,他也有了经验,“去年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策略,最后差一点没能完成整个赛程。”而今年,他选择了跟游的战术。他说,自己由于退役多年,与前几名的体能上有较大差距,因此不可能与他们竞争,但他自己按照之前制定的战术,完成了比赛。因此,对于自己的表现,他比较满意。
谈到对长江的印象,拉尔斯用了“多变”来形容。在比赛的前一天,他参加了试渡,但和昨天相比较,长江的水温、水流又有变化。“昨天其实水流更急,今天的水流缓和了一些,水温也是刚刚好,这样的温度最适合比赛。”他表示,正是因为这样多变,所以长江抢渡赛更加吸引他,“非常具有挑战性”。
拉尔斯目前是个游泳教练,每个星期还保持三到五次的训练,因此他还保持着非常好的体能。在参加武汉渡江节之前,拉尔斯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公开水域赛事,因此长江抢渡赛对于他而言是一项非常特殊的体验。“如果还能接到邀请,明年我还想再来这里挑战这条河流!”
德国小伙博克:长江“不可预测,充满惊喜”
“不可预测,充满惊喜。”谈到对长江的印象,第二次来参赛的博克用了两个词来形容。
去年,19岁的德国小伙博克第一次参加渡江节的抢渡赛就拿到了亚军,因此今年他的目标就是拿到金牌。但他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让他与冠军再次失之交臂。
刚下水时,博克游得非常顺利,很快就领先了其他所有选手。几分钟后,他突然发现,还没有游到江心,却好像要正面对着起水点了。“我不该对着终点游的,没想到会被水冲得这么快。”显然,博克还是低估了长江水流的速度。回想起来,他还觉得后怕,如果一直向着终点游,不知会冲到哪里去。“所以后来,只能逆水向上游。”结果,在距离终点三四百米处,眼看着其他几位选手超了过去,最后他只拿了个第5名。“如果明年再来,我肯定会赢得冠军。”
虽然在德国也参加过其他公开水域的比赛,但博克坦言抢渡长江显然更有挑战性。因为在德国他基本上参加的是静水水域的赛事,而且“德国也没有像长江水流这么湍急的河流”。说到长江,他用“不可预测,充满惊喜”来形容,因此,两次参加长江抢渡赛是“很难但却非常有趣”的经历。
除了两次参加武汉渡江节,短暂地在武汉停留之外,博克还没有去过中国别的城市。而对于武汉,他说由于时间太紧,因此也只是走马观花地去了黄鹤楼,“还有一座庙”。此时,旁边的翻译告诉我们,是归元寺。当我们向他解释“归元寺”几个字的意思,他非常感兴趣地听着。他说,自己知道波茨坦市与武汉市正在进行文化体育交流,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自己也想参加此类的交流活动。“双方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对方的文化。”
责编: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