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计委着力治理“餐桌污染”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7月30日,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在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新闻发布会上称,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面实施《湖北省2015年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届时,湖北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有望得到更好的保障。
据悉,为响应国务院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的号召,自今年1月份起,湖北省卫计委围绕《湖北省2015年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源性疾病管理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自开展依法组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以来,湖北省食品安全各项指标逐年下降。据今年4月份省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0-2014年湖北省(五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报告》显示,湖北省粮食、水果、蔬菜、奶制品等的重金属污染逐年下降。其中铅的超标率由原来的7.53%下降至4.4%,铬的超标率由7.38%下降至4.0%,汞的超标率由9.55%下降至3.6%;三聚氰胺超标率为0,农药残留有明显的好转和下降,由3.5%逐年下降到0.5%。全省食品安全事故控制到了历史低点。
近年来,湖北省食品产业迅猛发展,并迅速成为我省第一大经济支柱。为服务和促进湖北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省卫生计生委相继出台了众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引入了营养安全的新理念,使我省特色食品产业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
在着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与立法的同时,湖北省建立健全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开展疾病知识咨询服务。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健康科普工作,引导人民群众了解食品安全及相关法规,使食品安全理念深入到老百姓心里,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群众共享的食品安全环境。
除此之外,省卫生计生委还组建了食源性疾病爆发流调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事故流调能力和水平,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省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组建了3个省级食源性疾病爆发流调队,并采用WHO、美国、欧洲等先进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能力和水平。同时,各市(州)也成立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队,县级队正在组建之中。(刘曲 周锐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