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奴”问题岂能靠父母包办

09.04.2015  13:11

    31岁的儿子有10张信用卡,每次一欠款,母亲便帮他还。从去年7月至今,母亲吕女士已经为儿子还款十余万元。不堪重负之下,吕女士一家家跑,苦求银行将儿子“拉黑”无果。失落的吕女士去找了心理咨询师,希望能帮儿子改掉坏毛病。(本报昨日A02版)“卡奴”问题由来已久,儿女欠卡债急死父母的案例,也并不罕见。那么些痴心帮“卡奴”子女寻求解决办法的父母,无论是找银行交涉,还是求助于法律人士,他们得到的答案都是差不多的:子女已成年,有完全民事能力,欠卡债不还会有法律途径解决,父母并没有帮忙还债的义务。

    但是,在许多中国父母看来,谈法理总是太冰冷坚硬,反省家庭教育已经太迟,一家人总还要讲骨肉亲情吧,哪能看着自己的子女上法庭呢?于是,问题又回到最初无奈的起点。

    如今信用卡已经越来越普及,透支额度也越来越大,而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消费诱惑也越来越多。无法控制自己,以卡养卡,沦为“卡奴”者,早已不是个例,也已有不少人,因为深陷“卡奴”生活不能自拔,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刷卡容易还款难,办卡容易销卡难。面对可能会付出的代价,“卡奴”们即便是把卡剪了,银行遮天蔽日的短信攻势,也能让人好不容易建立的意志力,瞬间崩盘。而且,对于一些不善理财、自律的人而言,透支消费的“雪球”往往是在不自觉中越滚越大的,没有人喊停,他们就会一直滑向危险的边缘。

    因此,解决“卡奴”问题,不能靠对此既不熟悉、也无法律义务的父母“包办”。一方面,银行发卡不能像撒雪片一样,还是要讲求科学,对持卡人的消费水平、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进行严格考核,同时也应将恶意透支的法律风险,充分地告知用户,不能只管收利息,不管别人死活,否则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另一方面,法律制度对信用卡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应更倾向于提升人的信用度和道德感,而不是一味地对“卡奴”进行惩罚。严厉的刑罚固然具有震撼力,但同时也会给很多个人与家庭,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屈旌)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