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博士春节返乡笔记》提出的乡村问题

26.02.2015  17:05

    春节期间,《博士春节返乡手记》在微信朋友圈热传,随后受到《博士春节返乡手记哪里错了?》等文章非议。22日,微信公众号“头条江西”(微信号:xhwjxpd)先后转载了题为《博士春节返乡记戳中痛点》、《博士春节返乡手记哪里错了》等文章。

    24日,头条君独家播发了新媒老记的《<博士春节返乡手记>提出的乡村问题怎么看怎么办》一文对“乡愁哪儿去了、知识为何无力、农村剩男何处去”等当前部分农村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回答,被新华社发布、新华视点、新华网思客、赣南日报、赣南晚报等微信公众号转载,新华社新媒体专线也于25日晚播发,受到广大粉条和网友好评:“真正懂农村、懂农民,充满真知!”、“客观、理性、辩证、可信、服人”......现将系列文章集纳如下,以飨读者。

怎么看《博士春节返乡笔记》提出的乡村问题

作者 / 新媒老记

(一名奋战在新媒体路上的新闻老兵,高级记者)

   关于“乡村的破落

  《手记》对农村的破产状况,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的许多描述,相信许多人都有同感。特别是在春节许多城里人回老家期间、以返乡手记的形式发表,确实戳中了许多人的痛点。其中关于交通、打工、人情、世故等,笔者在春节、平时回乡及农村调研时也是感同身受,具体不表。

  但怎么看乡村这些变化,老记认为《手记》用悲哀、心肠变硬等词语来表达否定,并引用一名打工者的话说:“真希望邓小平没有搞改革开放,我也愿意日子苦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把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是不恰当的。个别人吐槽、偏激想法甚至是开玩笑的话,怎能当真?

  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和过程论的观点看,当前部分农村的破败,首先应肯定发展和进步——农民大量进城打工了,乡村当然会破败。当前,城市化浪潮不可阻挡,城市生活为多数农民向往。在现有生产力水平和人多地少国情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所以,30多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带着大量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子弟上大学后也定居城市。这是他们自由选择的必然结果。对城市生活,他们心向往之。对此,我们应该积极看待。

  农村“空心化”的背后,其实是城市不断扩大,高楼林立,热闹繁荣。可以说,农民减少及其带来的农村破败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带来的结果,同时也意味着社会进步、国家发展。这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必经阶段。

  当然,等我们国家发达了,也许有一天农村也会和城市一样欣欣向荣。那是后话。为什么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其实,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比如农民返乡、资本务农、农村户口吃香等等,有的甚至提出逃离“北上广”,农业成为新蓝海。资金、人才、产业向农村转移,这也许意味着未来农村的大发展、农业的新空间。

  国人普遍都有怀旧情结。许多知识分子也对传统乡村社会念念不忘,所谓乡愁。正如一位朋友看了《手记》后对老记说的那样:“我们阻止不了时代前进的步伐。但如同一夜民国,总有一些人对封建王朝有着别样的情怀。”这其实也可理解。但我们既要怀旧,也要往前看,更要往“”看。我们都怀念故乡,却不会拒绝现代文明。如果不顺应工业化、城市化浪潮,我们或许可以保留传统乡村文明,可以不用抛妻弃子外出打工,但我们国家有发展吗?社会有进步吗?那样,我们国家或许将一直停留在农业文明时代,何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何谈民族复兴?

  同时,我们还应多从大多数农民的立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分子视角来看乡村问题。外出打工、求学、进城落户大部分是自主选择的。即使目前仍留在农村单纯务农的农民,实际上现在大多数还是比较满意于现状的。老记在农村多年采访发现,甚至是最穷那部分还在村里种田种树的农民,对打工增收、取消农业税、发放补贴、新农保等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新政和农产品价格的稳步上涨,多数还是满意的。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农民,联系当年的困难,更是感觉天翻地覆,欢喜振奋,幸福洋溢。那些关于乡村社会断裂、乡村文明跌落等问题,更多是部分知识分子的乡愁、理想甚至失落。纯农民们看问题,其实更为现实。

  当然,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努力让农村更有活力,让农民更为体面,让农业更大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好地保留、传承和发扬知书达理、崇文尚义、尊老爱幼等中国传统乡村文明的精华,更有乡愁。但这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关于“知识的无力

  对于这部分,《手记》中除了类似“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这样过于绝对化的表述用词不够严谨外,老记总体上比较赞同。特别是作者对“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往往在农村处于困难境地的观察,还是比较细致并有洞见的。

  就拿老记自己来说吧。从上实际8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笔者家里就学孩子多,教育负担重,(村中其他家庭男孩少、对女孩上学不重视或孩子读到初中就不再上学去打工),我家一直是全村最穷的。我家第一台电视机是2001年我大学毕业后、大约2003年用弟弟的打工收入购买的。那时,全村除了我家其他家庭都买了电视机,且附近亲戚邻居都建了新房搬往别处了,使得留守老屋的我家在2003年以前一直没有看过央视的春晚。记得1997年高考前夕,班上一名女同学表示想报考北京外国语学院,说“就是杨澜的那所大学”,我竟公然问:“杨澜是谁?”引得一阵哄堂大笑。

  除了上学期间的家庭困难,大学毕业后“知识的无力”实际上也有所体现。我是村里、乡里同年龄段为数不多的大学本科生,也是当年全县高考状元。但直到现在,如果用家庭财产来衡量,我家在村里、乡里、县里都是中下水平。一些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出去打工或者在家里务农做生意的同学,家产或者企业资产早已达到几百万甚至千万元。只是,我脸皮厚,不会像《手记》作者那位博士师兄一样因为害怕村民问收入而“害怕回家”,也不会慨叹“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我照样年年开开心心回家,回去跟乡亲们其乐融融,返城时依依不舍。

  笔者说这些,不是要“忆苦思甜”,而是想说明《手记》所说“知识无力”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随着近年来“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加剧,这种现象甚至愈显突出。早在七八年前,老记就调研发现:一定程度上,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上呈现一种“倒金字塔”现象——读书越多就业越难,学历越高工资越低,大学生“民工化”就业,农民工“贵族化”就业,保姆成“宝姆”。(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显示,截至2014年7月1日,全省高校博士毕业生签约率为73%,硕士为69.5%,本科为80%,专科为83%。)许多农村家庭花了全家积蓄、甚至举债供孩子上大学,有的毕业即失业,有的虽然就业,工资却很低,上学成本回收遥遥无期,若还要按揭买房付首付供月供家里还是非常困难。许多人觉得读书亏本,投入产出低,“读书无用论”因此在一些地方农村滋长。

  小时侯,大人、老师教导我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要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而,等我们大学毕业后,为什么知识就不值钱了呢?这个问题,老记曾做了较长时间的调研和思考,最后想到了这样几种解释:第一,金钱、收入并非衡量力量、命运、成败、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二,知识可能在短期挣钱上没有显现优势,但可以转化为长期视野能力、思维理念、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发展空间、生活品质、社会地位等等;第三,由于教育体制等问题,所学知识、专业不适销对路,甚至不适合自己,难以就业,或者工价不高;第四,知识是力量,但实践也出真知,磨难更炼人生。或许,当我们在课堂上愉快学习的时候,那些没上高中、大学的小伙伴们,正在社会大学里不断实践,流汗流泪流血,学到了更多真知,吃了比你更多苦,终成人上人呢!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当今及过去二三十年的中国,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学历还是阅历,不管是知识还是实践,只要肯学苦干,你都有机会成长、成材、成功,基本上人人都有成功出彩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一些人“知识无力”的背后,是其他人阅历、磨难弥补了知识的不足,奋发有力。如此解释,是不是更好理解所谓“知识的无力感”呢?是不是可以感觉更“有力”、更温暖呢?(当然,近年来阶层固化、“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关于贫困农村“娶妻难

  《手记》一文,关于农村男青年在本地找媳妇越来越难等问题的描叙是老记最为赞赏的。这也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学界、官方乃至基层县乡政府和村干部都忽略的一个重大“三农”问题、贫困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这个问题,老记掌握的情况比《手记》里的描述更为严重,亟待大家共同关注,切实设法解决。

  老记故乡赣南,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我起初关注到这个问题大约始于5年前。当时,母亲偶尔从乡下农村来我所在的城市居住,经常给我讲一些故乡琐事。她一直牵挂我一位堂兄的婚事,不时说起他都30多岁了还没结婚。在当地农村,30多岁没有找对象,结婚就成老大难了。起初我叮嘱她让亲戚们一起想想办法,多做媒牵线。可后来,她又说起一位表兄也是30多岁了没结婚,由于急于娶亲,还被骗婚几次。(至今,我这两位亲戚近40岁了,仍然未婚。)再后来,母亲又陆续说起村里一些我认识不认识的村民三四十岁了还没有讨到老婆,有的上门入赘,有的娶了离异女,有的娶了丧偶女。

  老记因此感觉此事可能不是个别现象,就开始在下乡调研时乘机了解。没想到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在赣南山区农村,男青年娶妻难问题竟然是比较普遍的存在。我问县乡领导有没有山区娶妻难问题,县乡领导说就是一些身体有些残疾或者精神不太正常的男青年有困难。我问村干部村里有没有一些大龄青年讨不到老婆。村干部说有“个把子”,我让他们仔细数数,越数越多。有的一个自然村30多户人家,竟然有20多名30岁以上的男青年没有结婚,大的40多岁,50多岁的已经不算了,俨然成了“光棍村”。2011年,老记采访的赣南某县级市一个家庭,五兄弟中52岁的老大未婚,老二入赘做了上门女婿,老三几年前娶了名痴呆女,老四娶了名已结扎的丧偶女,老五年近40一直未婚。

  《手记》主要说娶妻负担重问题,还没说到因为负担不起而“打光棍”的情况。而老记采访过的数十个上百个山区村庄,许多都有数量不等的“光棍”。这些光棍有的身体精神都好,健康勤劳,(有的反倒因为迟迟找不到对象,身心俱疲,而滋生精神疾病),也没有女子愿嫁,主要原因就是家庭贫困,在乡里、县城没有房子。这些地方女子的要求远远低于《手记》提到的“彩礼六到八万,房子两套:在老家一栋楼,在县城一套房。”她们对男方的要求大多只是:不住村里土坯房、在乡镇有个楼房。可要在乡镇拥有个楼房需要的十几二十万元,对于这些贫困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城市愁“剩女”,农村愁“剩男”。有人曾跟老记说过一个不太恰当的分析,说除了男女性别比失衡外,农村“剩男”可能是这样形成的:受“嫁高娶低”传统观念影响,一等高富帅找一等白富美或二等白富美,二等高富帅找三等白富美,三等男子找农村女,四等贫穷农村男,只有与一等白富美配对,而一等白富美岂能与贫困农村男有交集、处对象?因此,便形成了城市“剩女”和农村“剩男”奇怪而现实的共同存在。

  但老记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农村剩男问题的实质其实是贫困问题,是贫富差距问题。他们是“中国奇迹”高速列车上被落下的群体,是我国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牺牲品,是“失衡中国”的表现。在7亿农民中,他们或许为数极少,但不该被遗忘,不能被遗忘。因此,老记曾对这些现象进行了适度报道,也直接同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交流反映过。在各方努力下,国家对赣南的贫困落后问题出台了系列振兴发展扶持政策措施,比如当地农民仍然居住的土坯房问题,就正在迅速解决。但后发地区要发展,谈何容易?等真正发展起来了,差距缩小了,同步小康了,或许这些“光棍”们都老了。

  近年来,媒体频频报道骗婚、跨国婚姻等问题。其实,背后都是贫困农民结婚难问题,根子都是发展失衡、贫富差距过大。在此,老记呼吁,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应就农村娶妻难问题、光棍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努力从规范引导跨国婚姻、打击骗婚、组织婚介等方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共同为解决农村剩男问题献计出力。万能的互联网,能不能为农村“光棍”们送去妻子?也值得期待和探索。

  老记认为,当前的乡村问题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不是用一个“发展”或者一个“破落”所能概述。这里飞速发展,也有全新问题。这里有巨大的失落,也有巨大的奋起。我们不能就农村谈农村,而应站在全局、全国甚至全球看农村,历史、全面、辩证地看农村。其实,农村问题就是中国问题。对农村的未来,我们不应该迷茫,只要我们一起直面问题,共同努力解决。你阳光,农村就不凋敝。农村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人人如此,未来必将明晰而灿烂。

  老记认为,当前的乡村问题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不是用一个“发展”或者一个“破落”所能概述。这里飞速发展,也有全新问题。这里有巨大的失落,也有巨大的奋起。我们不能就农村谈农村,而应站在全局、全国甚至全球看农村,历史、全面、辩证地看农村。其实,农村问题就是中国问题。对农村的未来,我们不应该迷茫,只要我们一起直面问题,共同努力解决。你阳光,农村就不凋敝。农村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人人如此,未来必将明晰而灿烂。(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