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博士后牵头研究天体"潮汐"现象:月球还"活着"

07.08.2014  12:55

    楚天金报讯(记者王友和 实习生胡瑞琳、郑雯洁)近日,一个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日本国立天文台等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研究认为,月球中心附近的核幔交界层至今仍然没有冷却变硬,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影响,月球中心至今还处在被持续潮汐加热中,月球仍然“活着”。这一研究结果于7月27日在线发表在名为《自然:地球科学》的杂志上。

    该项国际合作研究牵头人、中科院外籍青年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后研究员原田雄司博士介绍,由于月球体积小,科学界一般认为月球在20亿年前就基本停止了地质活动,现在的月球就是一个大石块,缺乏地质活力。科学家在探明行星与卫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通过研究外部动力引起的天体形变,获得天体内部构造和状态的线索。一个天体由于受其他天体引力影响而产生的形状变化被称为潮汐。

    该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上述原理,对月球内部构造能量与观测得到的月球动力学形变大小的对应问题做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研究小组发现,若假定月幔最下部有超低黏性的软流层存在,观测到的潮汐引起的月球形变就可得以解释。

    研究小组发现,月幔最深处低黏性流体层中潮汐能量有效地引起发热,其热变化不是平均发生在月球内部,而是集中发生在超低黏性的软流层中,“这表明,月幔最深处存在高效发热的软流层包裹着月核,即使是现在也在持续地给月核加热”。

(编辑 毛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