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籍博士写返乡日记爆红 探访其家乡到底什么样
(中国网事·锐话题·乡愁之一)探访:“博士”的家乡到底什么样?
王磊光在家中讲述他眼中的王家塆(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黄艳摄
新华网武汉3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黄艳)对于离开故乡的人而言,无论生于农村还是城市,都有一份乡愁。只是乡愁与乡愁之间却不尽相同,因为故乡与故乡差别太大。
正是这些差异,让春节期间走红网络的文章《一位博士生的春节返乡日记》引来很多争议,褒贬皆有。日前,新华社记者走进这篇文章中写到的王家塆,看看博士的家乡究竟什么样。
山清水秀云雾绕 8个组只有1个通了水泥路
从罗田县城出发,车行10多公里的盘山路,就到了大别山最美的一段:凤山镇大雾山村。沿途风光迤逦,山清水秀,远处的大别山里云雾翻滚,像人间仙境。其间路过两个水库,碧水泱泱,如同一块翠玉躺在山坳之中。一部分山上开辟出了梯田,有的种着农作物,有的荒着,层层叠叠,与山顶的云雾呼应,十分秀美。
这里没有一些农村常见的污水河、垃圾山、光山头,也没有一些富裕农村里那么多的摩托车和汽车。
这十多年里,家家户户基本都建起了两层小楼,粉白的楼房掩映在幽绿的大山背景下,看上去星星点点,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村支书滕夕除告诉记者,全村300多户人,只有五保户、低保户家没有修房子,其余都修了小洋楼。
修建于2006年的通村公路只能通到村部,去王家塆的路还没有修。连绵阴雨天已经把道路浸泡得松软,春节里放过的礼炮的纸屑被人们踩着和进了泥土中。
王家塆在一个“Y”字型的山坳里,不过十多户人,是一个自然村,村子顶上是种着蔬菜的梯田,村子脚下是一个水库。
十多户人家的楼房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依地势而建,高低错落,没有一些平原农村常见的院子和门户,都是墙挨墙,房挨房,甚至门对门,路显得逼仄紧凑。
正月初九,塆子里却很冷清,路过的几户人家都闭着门,连狗都没有看到一条,只有几只鸡在屋檐下呆着,但能看到几股炊烟袅袅升起。
与很多农村不一样的是,王家塆所在的1组没有通水泥路,整个大雾山村8个村民小组,仅有1个小组修建了水泥路,其余7个小组都未通路。一到雨天,出门异常困难,本乡村民一般就闭门不出。老支书晏见明说:“这些年我们的楼房修了,通村的路修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其他的变化就没了。”
晏见明一家6口人,只有不到3亩地,女儿女婿都在外地打工,他们老两口守着土地在家照看外孙。老晏说,这两年水稻品种好,地里的收成可以保住口粮了,钱还是要靠别的挣。他养了30箱蜜蜂,靠着这个一年能有5000元到3万元不等的收入,还在山地上种了7亩的板栗,一年毛收入1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