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6.10.2015  12:26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26日电 (陈岩)10月26日,华中师范大学10位辅导员走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为2015级新生讲授了“开学第一课”——《适应人生新阶段》。他们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从学业适应、心理适应、自我管理、安全教育等各个方面,为新生成长领航。这是自今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计划” (以下简称“融合计划”)实施以来,一线辅导员再次走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

  记者随机走进一个教室,以往严肃的课堂气氛活跃、互动热烈,同学们对辅导员老师们新颖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案例经验和实用的方法指导充满兴趣,纷纷惊叹道:《思修与法基》还可以这样上!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辅导员杨灵珍老师以“扬帆起航,从‘心’开始”为主题,主要侧重于对新生进行心理适应的引导。首先,她邀请同学们分享了“我的大学感受”,然后根据同学们的交流归纳出了几种常见的不良心态,接下来从“正视适应障碍”、“优化人际关系”、“学会宣泄情绪”、“重视职业规划”、“争取社会支持”五个方面向同学们讲述了新生心理调试途径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展开讨论,甚至有的同学现场就请杨老师帮忙开“药方”。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辅导员王贤磊老师则将自己的专业研究中的内容带到课堂上,他以“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为题,从管理学的视角切入,从流程、理念、逻辑等方面介绍GTD(Getting  Things  Done)管理系统,要求同学们以此做好人生的Todolist(待办事项清单),不断完善自我管理,做到知行合一,打破“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自己一生”的魔咒。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王老师教授的方法非常实用,自己要立刻回去做一份Todolist(待办事项清单)。

  为了加强思政理论课的创新,有效整合全校资源,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格局,华中师范大学自2015年5月起实施“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计划”,力求在管理体制构建、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促进学生工作与思政理论课的融合、融通、融入和融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添力。

  在“融合计划”实施的5个月中,无论是学生工作还是思政理论课的课堂都悄悄发生了改变。参与融合计划的教育学院辅导员覃娟老师说,在课堂上,她将学生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如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正确理论认知和价值认同、不良学风考风、不正确的就业观等,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专题讨论和理论引导,使课程教学紧密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同时,又将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之中, 通过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工作中的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共同设计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不仅使课程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自己平时的工作也更有针对性。

  华中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薛慧对辅导员们的授课给予高度评价:“这些80后辅导员们将自己一线工作中积累的丰富案例、工作经验带到了课堂上,让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更受学生欢迎。而且,他们新颖的教学方法也让我大开眼界,比如运用微信墙展开课堂讨论、利用微博话题布置作业,我们的思政理论课也进入互联网+时代。”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