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个月十堰乡村游接待游客830万人次 农旅融合抱“金娃”
今年前8个月,十堰乡村游接待游客830万人次,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两成以上,还将带动4万人脱贫。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十堰是如何实现将巨大的生态压力转变成旅游资源优势,并带动精准扶贫的呢?近日,记者深入秦巴山区一探究竟。
城乡一体的新机遇
牛棚变成了五星客房
石砌山墙,青瓦屋顶,古朴壁炉,原木桌椅……郧阳区樱桃沟村50山居充满着浓浓的原生态气息。“住在这里让我找回了50多年前的感觉。”年逾六旬的武汉庹某夫妇感慨地说。
村支书罗伟介绍,50山居是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一座土木结构四合院,曾作为大队部,后来沦落成了牛棚,前年改造后每天可接待住宿客人8位,每间客房一晚500元。
随后,上世纪60年代的房屋改造成60居,上世纪70年代的房屋变身70黄酒坊,还有80居、90居等等。
旧房改造点石成金,村民们纷纷效仿。樱桃沟村整合各方面资金,为实施环保旧房改造农户每户补助2万至4万元,全村已有240户村民完成旧房改造。
该村还按照风貌自然、功能现代、产业有机、文明质朴原则,累计投资3300余万元进行统一规划建设,9月初成为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如今的樱桃沟村“看起来更像农村,住起来堪比城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画卷让游客络绎不绝。今年到樱桃沟的游客超20万人次,带来500余万元旅游收入。
特色是乡村旅游的生命线。该市立足不同乡村的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交通区位,打造了山水资源型、民俗文化型、农家乐带动型、“古村镇”型、景区依托型、城郊依托型、人文精神塑造型等各具特色、各领风骚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农旅融合的新平台
黄酒溢出了诗经香气
“千里房陵颂诗经,土城酝酿出美酒。黄酒打上诗经的牌,根本不愁销。”房县土城镇村民李永成说。
土城镇充分发挥“一江两山”中间节点区位优势,以“中国黄酒民俗村”为平台大力发展黄酒产业,形成了集住特色民居、品农家菜肴、喝土城黄酒、采绿色菜蔬为一体的观光旅游产业,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民俗村发展黄酒专业户176户,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黄酒生产200多户,年销售500万斤,产值4000余万元,带动就业1300人,成为十堰乡村旅游发展典范。
为让生态旅游实现有章可循,持续发展,十堰依托环境优势,实施“旅游+”战略,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秦巴山片区开发、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按照“乡村即景区,山水即景观,农活即表演,生产即体验”理念,鼓励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农家乐项目,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农旅融合的扶贫发展道路。
精准扶贫的新渠道
深山涌出了生态工人
“当了一辈子农民,如今在景区上班了。”竹溪县同庆沟村67岁的刘云德谈起如今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
同庆沟村吸引村里能人隆涛返乡创业,注册5000万元成立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将绿色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结合,刘云德成了该公司的生态工人。
在十堰,乡村旅游不仅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还改变了深山居民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农民就地就业、农业就地转型、农产就地增值、农村就地致富”等四个就地化,让村民充分尝到了旅游业的甜头。
近年来,十堰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十堰市旅游发展奖励政策》等政策,每年市财政预算旅游专项资金2300万元,整合捆绑相关部门资金5亿多元,金融支持旅游资金达10亿元,推动了乡村旅游突破性发展。
政策激励、政府奖励、景点让利、旅行社得利,引导和促使全市20多家旅行社与景区景点联姻。今年以来,旅行社共组织乡村旅游团队100多个、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近百万元,激活了乡村旅游市场。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十堰产业结构调整,该市十余万村民农忙时种庄稼,农闲时在旅游景区或者农家乐打工,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 (饶扬灿 郭军 姬廷顺 况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