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全国各省市服务业发展指数排名 首次公开发布
全国服务业发展指数研究座谈发布会于2016年9月1日在武汉洪山礼堂举办。会上发布了“十二五”期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全国29个大中型城市和湖北省13个市州的服务业发展指数的排名和研究报告。这标志着我国服务业发展有了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服务业发展指数研究项目”得到了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发布会由湖北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主办,由服务业信息咨询研究中心和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领导有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潘幼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司服务业处处长李际平、湖北省社科院院长宋亚平、湖北经济学院校长,国家发改委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漆腊应、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世强、新华社湖北分社副社长方政军等,以及湖北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有关领导。
出席的专家有国家发改委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夏杰长以及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我省多位知名高校的服务业专家学者。
从发布的全国省级行政区服务业发展指数排位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连续五年进入前10的省市区有: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福建省,湖北省在“十二五”期末进入全国前10。指数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2011年全国服务业发展指数平均值87.358,到2015年为101.405,上升了14.047。二是总体呈现“东高西低、东强西弱”的格局。“十二五”期间,稳定排前10的省份大都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排名后5的省份大都集中在西部地区。三是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普遍活跃,位次前移,这一现象在“十二五”期间引人注目。四是东北地区相关省份位次不同后移。排位后5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甘肃省,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西部省份。
从发布的全国29个大中城市服务业发展指数排位情况来看:广州市、深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成都市、宁波市等7个城市一直稳居前10,这些城市多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的代表是武汉市,西南地区的代表是成都市,集中在省级行政经济中心或者区域经济中心。这些城市具有强大的经济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排位后5的城市主要是银川市、南昌市、南宁市和兰州市等西部城市。
从发布的湖北省13个市州服务业发展指数排位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连续5年综合排名进入前5的是: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湖北省“一主两副”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全省的“排头兵”,不仅得分高于全省平均值,而且排位也基本稳居前3,黄石市、鄂州市、十堰市和咸宁市也分别进入过前5。从得分上看,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全省各市州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排位后3的市州主要是孝感市、随州市、黄冈市和荆州市等农业大市。
服务业点多、面广,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个有效的系统性评价体系来衡量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为了解决由于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间的异质性很强所导致的单个指标无法客观、全面地来评价服务业的困难,课题组采用服务业发展基础、成长能力和社会贡献度这三个维度来综合评价服务业,涉及到37个经济指标。其作用在于:
1、建立一个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衡量一地服务业发展的水平。系统客观的评价一地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与趋势。
2、通过指数发现一地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各级各地政府制定服务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3、预测一段时期一地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为服务业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提供参考。
4、湖北省在全国率先推出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服务业评价体系,可以提升湖北省服务业在全国的“话语权”、影响力。
课题组会在后续的研究中将服务业指数的编制工作继续完善、深化和推广,每年会定期发布我国各主要省市和地区的服务业指数。
“服务业发展指数研究项目”是旨在综合评价全国各地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基础性研究项目。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缺乏对服务业进行综合评价的空白,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它不仅是一项学术研究,也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服务业发展指数可以客观、科学和全面的衡量一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可以发现一地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各地有关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来说,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指标。
实践证明,在新常态条件下,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所占GDP比重越来越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服务业指数的发布,非常及时,对于促进各地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