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三五”规划纲要看武汉发展机遇
17日,《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正式发布。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纲要》一共二十篇中,频繁出现中心、试验、试点、示范、支撑、枢纽等关键词,其中20余处涉及武汉,或是武汉承担的国家战略任务,或是武汉打造“三个升级版”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武汉担负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国家改革发展战略任务,武汉发展历史机遇叠加,“十三五”期间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从《纲要》看,可以更加确信这一判断。《纲要》开宗明义指出,主要是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动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强调全面、统筹、协调,同时也提出战略战术的区别,“战术上打好歼灭战”、抓住关键点、寻找突破口、以点带面、串点成线等。《纲要》提到的各类中心、试验区、示范区、试点城市、支撑区等,无疑是这一思路的体现,也对涉及到这些关键词的地方和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武汉“十三五”实现升级发展,唯有不辱使命,大胆创新、率先突破,努力向中央交上满意答卷,推动武汉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武汉机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纲要: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布局一批高水平国家实验室。依托现有先进设施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武汉:
在信息技术领域,加快建设国家光电实验室;在生命健康领域,推进生物技术研究院成为国内乃至全球一流的研究院;在智能装备领域,筹划建设国家智能制造实验室。加大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引进力度,大力发展工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企业、高校院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纲要: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中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创新型省份、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武汉:
武汉近年来的创新探索和发展在全国影响广泛,入列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迎来的最大发展机遇。国务院明确要求武汉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纲要:
实施“双创”行动计划,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城市。发挥城市创新资源密集优势,打造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建设创新城市。
武汉:
推进“创谷计划”,全面学习借鉴深圳、杭州的政策举措和经验做法,拿出城市最好的空间,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优的配套服务。
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大量积聚,让千军万马迸发创新创业活力,吸引“城市合伙人”,让武汉尽快成为创新乐园、创业家园。
构建发展新体制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纲要:
金融机构体系,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银行机构体系,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互联网金融,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机构等发展。
武汉:
建设中部金融中心。发展互联网金融、民生金融、投资银行、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构建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深入推进“新三板”试点,加快发展“四板”市场,力争获批开展公募股权众筹;提升金融资产、大数据、农产品等交易所功能水平,建设大宗商品、物流等特色交易平台,完善“武汉价格”指数体系。
纲要:
完善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机制,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
武汉:
武汉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科技金融创新为主线,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