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十三五”】我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冲刺
新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中国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十三五”规划的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新举措,都透露着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那么,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未来五年,中国将如何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身处在其中的我们,五年后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本台《新闻联播》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数说十三五》,一起在数字中感受五年后的中国。
正在全国两会上审议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这个只有8万多字的规划,将告诉世界,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二的中国,未来如何成长?
在四大类25个主要指标中,“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被首次提了出来,它指的是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一年时间里创造的GDP是多少。目前这个数字是人均8万7千元,它将以每年超过6.6%的速度,五年后提高到从业者人均创造GDP12万元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反映的是每个人的工作效能的提高,这就意味着未来五年,我们国家要的增长,是更加有效率、高质量的增长。
这样的增长如何来实现呢?我们发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十三五”规划;作为发展的引擎,“创新驱动”也第一次成为四大类指标之一,并在25个主要指标中占据4席,跟“经济发展”、“民生福祉”、“资源环境”一起,被摆到突出、重要的位置。
直接体现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硬指标主要有这么几个,未来五年,每一万人口拥有的专利数量要增加近一倍,从6.3件增加到12件。而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将由55.3%增长到60%,虽然增加还不到5%,但这个指标已经更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激发创新的活力,少不了“互联网”,未来五年,无论是固定宽带,还是移动宽带的普及率,都要大幅提升30个百分点左右,今后无论你是在城市,还是置身乡村,快捷的网速不仅将你我的生活提速,而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将催生出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点燃更多创业者的梦想。
未来五年,如何让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在十三五规划的约束指标中,有7个指标直指扶贫、教育、养老、就业等民生短板,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在规划里有了脱贫路线图,还居住在棚户区里的老百姓,规划也带来了好消息,未来五年,国家将要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2000万套,解决他们的难题。
能呼吸到干净的空气,现在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期盼,在规划里,空气质量达标率有了新指标,那就是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将有超过80%的天数达到优良水平,PM2.5没有达标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18%。
未来五年中国的蓝图已经绘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中,中国这艘巨轮已经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