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者】王晓进:发掘创新人才的“伯乐”
口述:王晓进 整理:江颖
人物名片:王晓进,动力与机械学院教师,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高级技师。先后发明创造数千项,指导学生创新实践申请专利超过4000余项,其发明成果曾获第15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第8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等奖项。曾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王晓进(左)和他指导的学生
又一次迎来了“五一”国际劳动节,今年正好也是我年满60岁即将退休之际。对于我而言,“退休”二字并不是休止符,而是另一种机遇和挑战的开始。回想过往的职业生涯,我不禁感慨万分,一句话概括就是:一身所付,付有所值。
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在追逐理想之路上遭遇了很多坎坷。恢复高考后,我积极参加了考试,并收到了两份通知书:一份来自于湖北省医药制药技术学院(现武汉长江职业技术学院),一份来自于天安门国旗卫队,当面临着读书还是当兵的选择时,出于对知识的向往,我最终选择了前者。
1990年,我从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武汉第二制药厂调入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校办工厂,一干就是10年。2000年遇四校合并,因学校发展需要成立了“武汉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要从事大学生金属加工工艺实习教学指导工作。
在工作中,我一直持续思考着如何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的问题,为此,我不断打磨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在我的课堂上,“教”的是创新思维,“授”的是创新方法。数十年来,我在武汉大学不仅开设了全校公选课《创新与实践》《创新与创造》《创新与专利申请》,也在中心实训课中讲解《液态成型加工方法》《液态成型创新与实践》等课程。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我每天坚持工作16小时,针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同学制作不同的课件,并结合教学实际和现实发展不断充实课程内容,现今已制作容量近1T的教学课件,出版了上百万字的教材。
我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国家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我在课堂中将自己多年发明创造的经验与学生们交流分享,为学校培养了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数千名,所带领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在“湖北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全国工程训练创新大赛”等各大赛事斩获奖项近百项。
在指导学生的经历中,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2014年9月的一天,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1级学生赖秉洪来到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向我诉说他的创新之梦和现实困境。为了助推赖秉洪的创新梦,我为其量身定做了学习方案,并与其“约法三章”,要求其在学习过程中严于律己。在我的指导下,经过五个月的努力,赖秉洪便成功完成发明创造30余项,获得专利10余项。
高校从不缺乏具备创新潜能的学生,只是缺乏发掘人才的“伯乐”。从业之初起,我便努力成为一名助推“后浪”发展的“伯乐”。退休之后,我的“伯乐”梦想不会终结,作为武汉发明协会会长,我会借助协会这个平台,着手设立“武汉市大学生发明创造激励奖”,将企业力量纳入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中,鼓动更多同学参与创新实践,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
为什么我会喜爱发明创造,并带领这么多学生走上发明之路?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多年以前,我深切地感受到自身在衣食住行上享受着来自他人的各种发明成果,这种坐享其成让我开始思考,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为他人的生活提供便利,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由此,我开启了我的“发明之路”。
真正全心投入到发明之中时,我正值不惑之年,俗话说“20岁前算加法,40岁后算减法”。40岁后,我抱着分秒必争的态度从事着教学和发明工作。虽然发明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苦恼和失意,也常常在深夜因某一问题不得其解而辗转无眠,但当成果拿到专利的那一刻,所有的“痛”都化为了“快乐”。
为了解决安全气囊的缺憾,我发明了“汽车安全逃离装置”;为了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我创制了“个人加密身份证”;因“MH370”事件深受触动,我几年来投入到“一种能够唤回的黑匣子”的发明中,并在最近获得专利认证……
在持续的努力下,我现已完成发明创造上千项,获得授权专利390余项。教学中的汗水因为学生的成功而凸显了价值,而发明中的汗水伴随着现实问题的解决而有了意义。我坚信,“普通”的劳动者唯有通过奋进才会“不普通”。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