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为243个贫困村制定产业规划 助每个贫困户“造血”
宜昌市副市长王国斌介绍情况
(记者刘申 实习生左罗一承)8月11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在汉召开“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通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的部署与措施。
宜昌市副市长王国斌介绍,为如期完成脱贫目标,增强贫困地区、贫困户“造血”功能,宜昌将产业发展纳入特困村脱贫攻坚规划。
其中,远安县朝阳村引进公司与农户开展股份合作,发展苗木400亩,实行村企业共建;长阳五尖山村引导回乡青年兴建虎头山农业生态园,探索休闲旅游;黎明家庭农场在夷陵区南岔湾村发展小水果500亩,实施龙头带动、大户示范……
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宜昌已为243个贫困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至少组建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5万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消除产业空白村、空白户。
另据《长江商报》:实施“1119”整村推进工作模式,发展“互联网+与扶贫结合”……
未来4年宜昌恩施减贫百万人
长江商报消息 记者 周舜尧 实习生 王沙沙 胡珂
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大幕开启。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就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情况及未来措施进行了介绍。将通过采取“1119”整村推进、“互联网+与扶贫结合”等形式,未来4年,带动超百万人摘下贫困的帽子。
宜昌整合110亿扶贫开发资金提前一年率先“脱帽”
“按照比全省提前一年时间,规划全市贫困县、村、户的脱贫目标,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宜昌市副市长王国斌介绍,宜昌市制定扶贫“两步走”的脱贫计划。
其中,到2017年,宜都、枝江、当阳、夷陵和远安等5个经济条件较好的插花贫困县在宜昌率先脱贫;到2018年,秭归、长阳、五峰三个重点贫困县脱贫“摘帽”,兴山、点军两个插花贫困县一并完成脱贫任务。
为此,宜昌市、县两级整合扶贫开发资金达110亿元,合理安排、打捆使用,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
秭归县是宜昌扶贫工作的缩影,这里实施的“1119”整村推进工作模式,促进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改善、村容村貌大变样被省扶贫办调研组认为可在全省推广。
“石柱路不通,藏在大山中;想要走出来,须练脚板功”,这句民谣说的是秭归县九畹溪镇石柱村过去的生活写照。这里是省级贫困村,过去的一年来,通过实施整村推进,石柱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颜群英是石柱村三组一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栋砖瓦房紧挨着土坯房都是她的家,两者从外观上看,反差极大。
颜群英说,自己一家四口人,婆婆身体不好,需要长期服药,家里负担很重,建房的事情本来“想都不敢想”,但是整村推进扶贫攻坚计划给了她帮助和信心。
石柱村村支书杜定华介绍,在危房改造工程上,村民只需出一部分钱,还有来自省级扶贫资金出一部分,县里再配套一部分。同时,在这一轮民居改造过程中,村民们只用负责室内部分,室外部分村寨美化修饰资金,都是由结对帮扶的各级单位统筹。
此外,石柱村还引进了一家茶叶龙头企业,通过在短期内迅速建起厂房,让村民有信心参与种植上游产品。颜群英说,原来种了茶叶卖不出钱,现在有了茶厂就不用愁了,只要有茶叶就能卖出去。
现在,石柱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冷水米种植100亩,核桃种植800亩,村民们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共建企业不断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恩施绘制时间表解决92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将92万贫困人口‘销号’,是全州当前最紧迫、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恩施州副州长庞红艳介绍,恩施州通过成立指挥部、签订军令状、绘制时间表明确来凤县、鹤峰县在2017年实现整县脱贫,宣恩、巴东县在2018年实现整县脱贫,恩施、利川、建始、咸丰在2019年实现整县(市)脱贫。
在恩施州,扶贫不是简单的帮扶贫困人群,而是跟“乡村旅游”、“互联网+”这些当前的元素结合起来,让他们从创业中摆脱贫困。
7月7日,恩施州巴东县沿渡河镇界河村举行了一场特别的“赶集”活动,在赶集现场,吸引人们目光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实物,而是5块1米多高整齐地矗立在场地一边的电子屏幕。
这是“湖北巴东·淘实惠”首届农村信息赶集活动,通过工作人员的指导,赶集的群众只需要通过操作电子屏,就能挑选自己想要购买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
这样的平台,不仅能方便村民们购物,还将有望帮助村民推销优秀的农产品,实现精准扶贫。
巴东县副县长谢成校说,巴东县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实现322个村(社区)光纤网络全覆盖,深度开发“湖北巴东·淘实惠”品牌,不仅实现农民“购物不出村”,还可以让“农产品进城”,通过这一电商平台推广和销售农产品。
同时,实施农村“互联网+农业+旅游+精准扶贫”工程,不断拓宽信息化产业化扶贫渠道,使农民、企业、政府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辐射效应,共同撬动农村巨大的生产消费市场,激活农村的发展潜力,持续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夯实脱贫致富基础。
“1119模式”
即由1名县委常委或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挂帅,1名有实力的队长单位牵头,1家规模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9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1个贫困村,每年轮换一次,实行集团式帮扶,促进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改善、村容村貌大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