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夫妻主动请缨到山区 他们让通山柑桔卖到北京

29.12.2014  20:57

  邓必贵在储藏室里检查今年收获的柑桔。

  桔树上该生蚧壳虫了吧,打药了没呢?到了清理园子的季节了,他们给下肥了没呢?今年桔子价格不高,乡亲们有没有把桔子储存好呢?存到过年时,就能卖个好价了……每天清晨,省农科院82岁的老教授邓必贵眼睛一睁开,就开始挂念自己扎根33年的通山桔园。这也成了他每天的习惯。

  昨天,带着一肚子牵挂,邓老再次踏上去往通山富水库区的路。尽管此行低调,邓老抵达后,村民却是口口相传,一个接一个地前来看他,握着他的手不肯放。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我们都是邓老的徒弟呐!”“没有邓老,哪有咱们今天靠柑桔种出的好日子!

   挑着行李到山区

  时间回到1981年8月,邓必贵作为果树专家来到国家级特困县通山考察,看到的情景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水库淹没了村民赖以生存的田地和家园,七万多群众住在窑洞里、石缝中,不少人全部的家当就只一张破床、一口破锅。

  因地处库区,别的作物不适宜种植,当地政府给村民引进了一些柑桔品种。但由于缺乏技术,没有经验,2万多亩地、200多万株柑桔,竟只能结出32万斤果实。这意味着一棵桔树只能结几个果,乡亲们花了劳力,却没有任何收益。

  邓必贵的爱人罗静也是农科院的职工,同为农业工作者的两口子一拍即合,决定将此前设在秭归的科研基地转移到通山县大畈镇下杨村。“相比在秭归的锦上添花,去通山就是雪中送炭。我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他说。

  1982年3月,在得到领导的支持后,邓必贵、罗静夫妇挑着行李、炊具和简单的仪器,带上几个团队成员,开始了艰辛的科技扶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