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最美”在现实中无处安放

01.08.2014  13:30

  最近,两位教师的遭遇引起了网民们的热切关注:一是清华大学外文系讲师方艳华,一是甘肃省宕昌县乡村代课老师王世明。一位跻身于繁华京城,一位立命于穷乡僻壤,但在那些决定他们命运的制度面前,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

  两位教师引发关注,因为他们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是物欲横流之中仍然坚守职业理想的“稀有者”,却深陷窘境。

  方艳华2004年开始担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师,主要教英语专业一年级写作,“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就职9年未评职。按照清华大学“非升即转”的规定,今年4月方遭到学校解聘;王世明在艰苦的边远乡村地区执教30年,曾创造9年“没有一位适龄学生辍学”的“奇迹”。但因为从1989年开始出远门打工过4年,中断了教龄,他至今没有转正,而且按照转正的规则,“可能永远也转不了正了”。尽管他去年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工资却始终只有区区400元。

  事件更让人唏嘘之处在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也知道这两位是“好老师”,但结果却仍未能逃出制度之外。以方艳华为例,无论是其主管领导还是她教过的学生都对其教学水平褒奖有加,方遭到解聘的消息传出短短5天,学校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但这些现身说法、言辞恳切的信件并没有能使她继续留在讲台上,据报道,目前,方艳华已经与校方达成一致,转岗为职员。

  其实,对于方艳华所担任的教学岗位是否与科研成果存在矛盾,对于以王世明这样的经历能否够得着诸如“大专文凭”之类的转正条件,明眼人一看便知,管理者更应该了然。但是,制度就这样冰冷的被执行着。“恶法亦法”,方艳华、王世明们干得再好,学生们评价再高,“”不上“要求”,那就只能“按章办事”。这倒省事,以后再来一个“李艳华”、“张世明”也可以照此办理,也不用再费脑筋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一个不可忽视问题是,一个“最美教师”是领着400元工资、转正无望的代课教师;一个热爱教学,广受学生好评的老师却被迫离开教学岗位—这究竟是要向人们传达怎样的职业价值理念?那些嘉奖和好评究竟是对当事人的鼓励,还是对他们的嘲讽?当一个制度跟善的理念发生冲突时,究竟是应该让理念指引制度发展,还是应该让制度去扼杀善的理念?倘若这些概念模糊,管理者却相安无事,听之任之,任由那些不完善的制度顺理成章、毫无例外地去挤兑安守善意的个体,他们留给世人的“”和“”在现实中终将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