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靠科技创新 推动山区农业发展——对竹山农业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08.01.2015  19:30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进步的源泉,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创新,发展山区现代农业更需要科技创新。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秦巴山腹地,是一个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以农为主、相对落后的贫困山区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坚持抓好大宗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粮油产量稳步提高。竹山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受地理条件限制,耕地面积小、分布散、质量差,而且自然灾害多,主要依靠人畜力耕种管理,因而产量不稳,产品市场竞争力差,种植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为有效提高粮油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供给,我们结合山区实际,坚持依靠科技,在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省工节本上下功夫。一是抓好大宗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工作。县种子管理局主动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展中心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系,承担新选育农作物种子的区域试验,新审定良种的展示示范,同时每年从各地引进玉米、水稻、油菜、花生等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进行试种筛选,对准备进入本县销售的主要农作物种子登记备案并进行种植示范,收获前请有关专家至田间鉴定把关,在严格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确定、发布适宜本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同时加强种子市场管理,严查假冒伪劣种子,促进了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更新换代与大面积推广普及,全县良种普及率达到98%以上,为粮油高产夯实了基础。二是抓好新技术研究和重大实用技术示范推广。近年来我们结合山区实际,组织技术人员对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突出问题开展研究,在全国首创了水稻地膜覆盖增温湿润栽培,水稻种膜复合简化栽培,玉米、马铃薯一膜两用栽培,水田油菜高垄双行栽培等实用技术,其中地膜水稻技术由于增产效果明显,不仅在本县得到大面积推广,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至今仍在推广运用,被专家赞誉为“水稻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在抓好技术创新同时,我们还引进、示范、推广了水稻新式简化旱育秧、水稻大田抛栽、油菜一菜两用、花生地膜覆盖等一批重大实用技术,依托优质粮油高产创建、粮油丰产工程等项目,突出优质高产良种、测土配方施肥、轻简高效栽培、病虫绿色防控,将先进实用技术组装配套、集成运用,促进了大面积粮油增产丰收。三是将农艺与农机技术结合,逐步扩大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示范面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四是依靠科技、立足抗灾减灾,抓好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病虫害的防控。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我县粮油生产在“劣势”情况下,面积基本稳定,产量稳步提高,总产不断提升。
  
  二是坚持依靠科技促发展,特色产业快速推进。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是山区农业发展的方向。资源优势如果能够与科技优势相结合,就能“如虎添翼”。近年来,我们在发展农业产业上,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一是培植“科技型”企业。支持帮助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系,聘请科技专家、引进科技人才、建设科技队伍。例如为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我们不仅聘请湖北省首席茶叶专家、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茶叶研究室主任龚自明担任茶叶产业发展顾问,组织技术骨干到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培训学习,还引进两名山东籍茶叶专业硕士研究生,安排到湖北圣水茶叶担任技术骨干,组建专业技术团队,针对茶叶生产、加工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研发,使我县茶叶科研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显著提升,新开发的工艺茶砖、乌龙茶等产品在市场上反响很好,不仅促进了企业发展,也带动了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除茶叶产业外,我们还支持蔬菜、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聘请知名专家,或根据企业需要派遣市、县级科技特派员为企业开展服务,强化企业的科技支撑。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我县还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竹发[2010]18号),对企业建立自主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申报发明专利,制定国家行业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由县委、政府给予一定奖励,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热情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水平提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与生存能力。二是建设“科技型”基地。坚持将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基地建设上,依托科技项目、组织技术力量,对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突出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同时搞好技术服务,提升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与水平。例如在茶叶产业建设上,我们率先探索在鄂西北山区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针对山区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偏低等问题,我们组织技术力量,从扦插育苗、栽植环境、栽植季节、栽植技术、套种管理等重要环节入手开展研究,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由30~50%提高到95%以上,基本实现“一栽全苗”。在麻家渡双堰村建设的高标准无性系茶园已进入盛产期,亩鲜叶产值达6000元左右,最高突破10000元,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建设无性系茶园的优势与好处。县茶办、经作站与圣水公司等单位联手,依托现代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小农水、秦巴片区扶贫等项目,在大观山创建国家级茶叶标准园,在九里岗开展低产茶园改造,在大泉山建设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展示园,逐步完善基地配套设施,着力抓好茶叶基地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示范,对提升全县茶叶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建设高产、高效茶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蔬菜产业建设上,我们整合项目资金,将工作重点放在大棚蔬菜配套设施建设上,新建设施蔬菜基地全部路、渠、水、电配套到位,安装滴灌、微喷灌设备,城关镇刘家山设施蔬菜基地在全市率先安装水肥一体化配套设施,在节省用工、提高蔬菜产量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蔬菜种植管理水平与产量、效益在全市名列前茅。针对传统蔬菜育苗技术管理费工,土传性病害严重,苗素质较差等问题,我们借鉴先进的烟叶漂浮式育苗技术,积极探索辣椒、茄子、番茄等蔬菜漂浮式育苗获得成功,同时为蔬菜商品化育苗探索了一条新路。在中药材基地建设上,我们加强与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沟通与交流,聘请专家教授深入实地指导,开展以党参为主的地道中药材育苗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今年我县金九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秦巴山区党参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国家创新基金支持,同时获得省科技支撑计划立项。三是培养“科技型”人才。发展特色产业离不开科技人才队伍,针对山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人才匮乏问题,我们一方面“引进新人”,聘请行业知名专家赴我县指导,引进相关专业优秀人才充实技术力量,一方面“盘活存量”,派遣年轻技术骨干赴外深造,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赴大专院校进行知识更新培训,依托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对农村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青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基本形成了一个产业聘请一名知名专家、组建一个核心团队、配备一支科技队伍、培训一批实用人才的格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极大的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引进、研发和推广运用。经过不断探索发展,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三大”(茶叶、油料、畜牧)“三特”(烟叶、蔬菜、林特)产业,特色产业已成为经济的支柱、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是创新发展方式,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对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平原需要如此,山区亦不例外。为此,我们在抓好技术创新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农业发展方式。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在保证粮食安全基础上,结合本地特点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比较优势突出,有市场竞争力的茶叶、林特等特色产业,确保发展方向定位科学、准确。二是科学规划布局。中部水热资源丰富的丘岗盆地以粮油、畜牧产业为主,西部二高山地区以茶叶产业为主,南部高山地区以烟叶、中药材、山野菜为主,北部山区以黄姜等药材为主,东部山区以肚倍为主,城郊地区以蔬菜为主,通过区域化布局促进专业化生产,使产业集聚成片、形成板块与规模优势,为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全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龙头企业带动,近年来我们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产业的思想,改变过去扶持千家万户为将资金与项目重点,向示范、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倾斜。为此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从政策、项目、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目前圣水公司、巴山食品、沛丰粮油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为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与带动作用。四是加快土地流转,培养“新型农民”。山区传统的、过度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难以实现科技创新、难以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难以在新时期生存发展。为此,我们在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农户”等合作经营方式同时,将重点放在实施土地流转,建设家庭农场,培养专业农民,适度规模经营上,通过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山区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机械化、商品化,提高直接务农农民的收入,保证山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县已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 9家),2014年农产品加工产值预计突破27亿元。
  
  虽然我们在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山区农业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许多问题。
  
  一是农业科技人才匮乏,自主创新缺乏后劲。农业科技创新贵在“自主创新”,自主创新首先离不开本土人才。但受种种因素限制,目前我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状况堪忧。一是现有人员年龄与知识结构老化。县乡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多数年龄在40岁以上,学习的是传统的粮油种植技术,对新兴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知识了解、掌握较少,难以满足新时期产业发展与农民需求。虽然上级农业部门对此问题高度重视,组织技术人员分批赴大专院校接受不同层次的知识更新培训,但许多技术人员因年龄偏大,缺乏工作激情,不愿虚心学习,不愿改变现状,只想过“安稳”日子,真正不惧劳苦、专心务农、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技术骨干很少。特别是一些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在“以钱养事”改革失去干部身份,无法交流提拔后,更是对前途失掉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少都抱着“混一天算一天”的想法,这就使学习的成效大打折扣。目前山区农村务农劳力也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接受能力较差,虽然农业部门也组织开展过不少培训,但效果欠佳。二是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后继乏人。虽然国家对农业一直高度重视,但农业部门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山区农业部门与国家粮油主产区相比地位更低。由于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交流提拔难,导致一些农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根本不愿意到偏远山区工作,更不愿意在偏远山区从事农业工作。近年来我县农业局仅引进了两名涉茶研究生,而且靠的是县主要领导大力支持,特事特办,特殊待遇。很多专业技术人才已经出现断档,但新人招不来,真人才留不住。身处一线、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的乡镇农技人员,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但受改革影响失掉了“干部”身份,失去了“进步”空间,加之工作辛苦,条件差、待遇低,自改革以来不仅招不到农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就是非农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也没人愿意进来,人员只“”不“”,队伍越来越“”,人数越来越“”。一些农业企业更是专业人才奇缺,人才招不到、留不住的问题比事业单位更加突出。农村实用人才方面,近年来虽有青年返乡创业,但数量较少,而且很多对投身农业的困难估计不足,缺技术、缺经验、缺实力,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的创业失败后依然返回城市打工。没有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人才队伍,是难以开展自主研究,致力创新发展的。
  
  二是开展合作障碍较多,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缺乏自主创新,最简捷的办法就是寻求大专院校、科研院校支持,借用“外脑”搞“拿来主义”。在这方面我们也下了不少功夫,但实际效果与理想还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是竹山地理位置偏僻,距离省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较远,而且交通不便,很多专家都是利用周六、周末休息时间为企业或相关部门提供指导服务,由于山区路程远、条件差、时间紧、开支大,有的专家不愿来,有的就是来了也是急急匆匆,停留时间较短,难以深入调研指导,因而发挥作用有限。二是在合作上有需求、有诚意,但没资金、没实力。现在聘请专家指导,转让科技成果,都不是“无偿支援”,需要“转让费用”,有资金、有实力才好合作。竹山县政府财力弱,农业企业实力更弱,因而在聘请专家、转让成果上缺乏“底气”,这也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与转化。尽管县政府每年都挤出一定资金用于聘请专家,企业也积极设法引进专业人才与科技成果,但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是科技创新环境不优,农业科研经费不足。在山区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都认为,基层由于条件差、人才缺,没有创新能力,因而对自主创新始终持谨慎与怀疑态度,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这无疑扼杀了本土人才的创新热情。实事上,农业科技创新很多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实践。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后,县级农技人员在乡下吃住不便,开展工作成本偏高,下乡时间明显减少,乡镇农技人员深入村组农户的时间也明显减少,技术人员脱离基层、脱离实践,也使农业技术创新失去了“动力”与“源泉”。另外,与工业技术创新相比,农业技术创新容易被模仿,同时也需要广泛地传播与推广,因而自身经济效益可能非常有限,更多、更大的是社会效益。正因如此,近年来很多人对农业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较小。在科研经费分配上,真正用于支持农业技术研究的比重越来越小,导致一些农业技术人员对科技项目申报失去信心,逐步放弃研究,也使山区农业自主创新成果呈下降趋势。
  
  四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差距拉大。虽然纵向看、与自身比,我们在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上有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一是农业科技创新少;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慢;三是农业规模小,机械化、信息化、商品化程度低;四是农业企业少、实力弱,对产业的凝聚力和拉动能力还不够强,产业链条还没有真正形成,产品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没有真正有影响的企业、有竞争力的产品、叫得响的品牌;五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虽然全县已注册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但绝大多数没有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为竹山农业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必须坚持走创新道路。要实现创新发展,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充分调动现有本土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农业不同于工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外来和尚不一定能“念好经”,而现有本土人才由于熟悉当地的主要作物、耕作制度、气候土壤、种植习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因而具有极大的创新“潜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笔“财富”,关键是如何把这支队伍利用好。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管理与培训,掌握新知识,适应新形势,提高队伍素质;要切实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与基本待遇,让从事农业科研推广工作的农技人员不再感觉到低人一等;要让基层农技人员“有为”就“有位”,使他们不再感到前途无望;要将科研经费向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上倾斜,加大对农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技研究、示范与推广上。只要充分调动现有本土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就能够创造出许多奇迹。其次,要引进“新人”。要突破政策、编制羁绊,每年引进1—2名农业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充实到一线技术岗位,通过他们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激发队伍活力,同时通过锻炼使他们迅速成长为新的技术骨干,解决人才“断层”问题,防止将来出现基层农技服务推广工作“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其三,要用好“外脑”。不仅要注重“招商引资”,而且要注重“招商引智”,要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沟通与联系,不断改善政府和企业的“用才”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山区指导,为我县农业发展献言献策,转化技术成果。
  
  二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首先,要加大对本土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引进技术虽然简单,但必须付出代价,而且越是有价值的“创新成果”,付出的代价也越大。同时,农业技术成果在引进时还面临“水土不服”的危险。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要提振信心,激发本土人才的创造潜力,加大对农业科研项目与资金的支持力度,支持本土创新。对在农业创新与科技推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与奖励。其次,要为外地专家来竹工作搭建好平台,使他们有充分施展的条件与机会,进而愿意支持竹山,愿意把成果奉献给竹山。
  
  三要进一步加大对山区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与发达地区相比,山区在农业科技创新明显处于“劣势”,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更是差距越来越大。要加快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除靠自身努力外,还需要上级大力支持。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山区农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将愿意学习、乐意创新的技术骨干输送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培训学习,为山区培养“留得住”的人才队伍;二是加大对山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业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到贫困山区工作,到基层一线就职;三是落实特派员制度,选派更多的科技专家为山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服务;四是在农业科技成果转让上,由上级给予补贴。(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