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形式 完善机制 法律进校园活动初显成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启动实施以来,咸宁市将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以校园为主,司法、教育、综治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学校普法教育体系,全方位开展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和维权活动,全市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自觉性不断提高,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初步达到学校、师生、家长三满意效果。
一、强化师资力量,提升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水平
一是加强学校普法教师队伍建设。全市各级教育、司法行政部门每年联合组织大中小学校教师进行1次以上法律知识轮训和考试。“六五”普法以来,全市共组织培训168场(次),组织闭卷考试25110人,合格率达98.5%。全市部分中小学引进高校法律专业大学生1855人从事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二是完善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选聘法律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政法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担任兼职法制副校长,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配备率达98%。全市各地结合实际,分别制定法制副校长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工作,落实法制副校长工作职责。通城县印发了《法制副校长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和《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意见》,对法制副校长选聘和开展法制教育进行了明确规定。全市共开展法制副校长培训129次,骨干培训班216个,培训5342人。三是调整充实普法讲师团成员,定期举办大型法制报告会。市依法治市办公室根据学校普法教育需求,及时调整充实普法讲师团成员,每年印发《咸宁市普法讲师团成员名单及年度授课内容》,为青少年学生学法实行“点课教学”。为抓好入学新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每年9月,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为全市大中小学校举办法制报告会。“六五”普法以来,全市共开展青少年法制讲座567次,赠送书籍、资料67.9万份,教育学生达154万人次。
二、创新工作形式,强化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
一是免费编赠普法教材。2012年,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组织法律专家编写《“六五”普法青少年读本》,市委书记任振鹤作序,在市直大中专学校免费赠送4.8万册。咸安区、通山县、崇阳县、嘉鱼县也参照市里作法,编印青少年普法读本,全市共免费赠送青少年学生普法教材21.2万册。二是开展闭卷测试。全市每年举办大中专学生法律知识闭卷测试,采取集中、闭卷、限时方式。目前,已成常态,每年参加测试青少年学生达1万余人,合格率达97%以上。仅湖北科技学院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4000余名新生参加普法测试,通过闭卷测试,有效增强大中专学生的法律意识。三是以案说法。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在《咸宁日报》、咸宁电视台、咸宁广播电台开辟“举案说法”“以案说法”、“法治与你同行”等专栏节目94期,就案例进行深入法律剖析和专家解答,节目制作成光碟,在学校播放,增强学法用法趣味性、针对性,受到广大师生欢迎。五是加强法律援助。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加大对未成年人案件援助力度,近三年来,全市办理青少年学生法律援助案件612件,有效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通城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续辉近三年来共办理未成年人援助案98件。其中,刑事案件89件无一例重新犯罪,有的案例评为全省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五是形式多样开展校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市组织开展了“法在我身边”征文、“模拟法庭”、普法电影进学校、普法教育图片巡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热情。今年以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组织咸宁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到市直部分院校开展“现身说法”活动,咸安区在青少年中开展“一学二看三听四讲五写六查七考八评九创”法制教育活动,受到学校欢迎。
三、建立长效机制,深化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
一是建立健全部门联动、考核激励机制。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主动协调市委宣传部、教育局、综治等部门,把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市精神文明创建、综合治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评重要内容。上述工作考评均明确了青少年法制教育责任目标,有的逐年加大考评分值,有力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二是健全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联动机制。全市中小学校每学期召开1次以上学生家长会,交流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教育经验;每学期对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家庭走访1次以上,了解其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开展法制教育。三是积极开展“法治学校”创建。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从2010年起,在全市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全市分别创建省级法治学校2个、 市级4个,县级21个,有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提升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黎红星、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