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伦堂:“亿元村”里的“穷支书”
新华网湖北频道7月22日电(黎昌政 杨月莹)“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遗产,你们不要怪我,无论什么时候,我的手伸出来都是白的。做人要堂堂正正,宁可吃点亏,也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弥留之际,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肖铺乡老鹳庙村支书刘伦堂对孩子们说。
刘伦堂当了25年村支书,将一个贫穷的城中村,发展成远近闻名的“亿元村”,村内聚集32家企业,去年产值达2.3亿元。然而儿子刘文兵在他去世后整遗物时,仅发现一张余额3000元的银行卡。
25年前的老鹳庙村,全村人均不到三分耕地,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1989年村里好不容易办起第一家村属企业老鹳庙水泥厂,却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此时的刘伦堂正在一家乡办企业任总经理,企业正蒸蒸日上。但乡领导和村民都希望他回来,带领水泥厂走出困境。
从红红火火的乡办企业,回到负债累累的贫困村当书记,刘伦堂也有过思想斗争。“组织上需要我,村民需要我,我只能回去。”刘伦堂临危受命,想尽办法,向亲友借款、发动工人集资,终于凑了3.5万元,让水泥厂重新点火开工。
“刘书记带领大家一起干。大雪天,和工人一起上山用板车运石头。夏天顶着高温烈日,带上馒头和水,跟着送货车跑销路。”水泥厂工人张友和回忆,“每项工作,他都坚持做一遍,看流程有没有问题。”
经过一年努力,水泥厂第二年就实现产值128.8万元,上交利税15万元。随后,他又在村里办起建材厂、碎石厂、三磷灰厂等企业。1991年底村里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有结余。1992年以来,经过多次技术改造,水泥厂达到年产10万吨规模,成为区属企业龙头和利税大户。
近年来,黄石市要求全面关停“五小”企业,老鹳庙村多家企业也名列其中。刘伦堂召集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研究对策,引进了一批企业,村里实力不仅没因关停“五小”而削弱,反而越做越大,成为“全省五百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