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打造“10分钟急救圈” 水陆空立体急救覆盖全市

24.12.2020  18:51

   原标题:武汉:中心城区打造“10分钟急救” 水陆空立体急救覆盖全市

  “十四五”时期,武汉市民可享受怎样的急救服务?12月23日,记者从武汉市急救中心获悉,该市将对标国内先进应急管理体系,到2025年建成布局完善、结构齐全、配置高效院前急救网络,形成城乡协调、平战结合、空地协同、院前院内一体的院前急救管理和服务模式。

  到2025年,武汉市急救站更为密集,中心城区急救站平均服务半径≤4公里,新城区≤10公里;急救车辆数量中心城区达到每3万人1辆,新城区达到每5万人1辆。中心城区急救平均反应时间比现在缩短2分钟,将控制在10分钟以内,新城区短于12分钟,农村短于30分钟。

   110个急救站点打造“10分钟急救圈

  据了解,武汉市现有急救站80个,其中,中心城区59个,新城区21个。拥有急救车辆272辆,每4万常住人口有一辆救护车。其中,负压车60辆,涉水车、新生儿车、装备车、后勤保障车等特种车辆10辆,一些车载医疗设备,使得急救车宛如移动ICU。

  “急救站多集中在老城区、医疗机构丰富的地区,新开发片区、城中村改造区域缺少急救站点,新洲、黄陂两个人口大区只有2-3个急救站,优质急救服务应人人享有。”武汉市急救中心主任江旺祥说。

  眼下,武汉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安全保障要求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特大型城市的特质对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五年,武汉各区需建立独立的急救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200平方米,并包含200平方米救护车消洗站。每个建制街道应在街道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至少1个急救站,人口较少的相邻街道可以联合建立急救站。2025年前,中心城区急救站总数至少达到70个,打造“10分钟急救圈”;新城区至少达到40个,打造城区“12分钟急救圈”、农村“30分钟急救圈”。

   航空救护形成“1小时急救圈

  高速上发生车祸急需医疗救援,偏远山区危重患者急需转院,但陆路交通转运时间太长,患者无法等待。

  武汉的立体救援体系可破解这一困局。据介绍,武汉市在亚心总医院建立全国第一个空地急救站,辐射中部地区。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省人民医院东院建立空地急救站。武汉市一医院盘龙城院区建立空中急救基地,长航总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普仁医院等医疗机构建有规范停机坪8个,空中急救网络初步形成。

  武汉市急救中心已与水上公安局合作水上急救站,在武汉市东湖医院建立的水上救援基地,提升了水上警情救援能力。

  未来五年,武汉市将在中心城区三级医院、新城区人民医院或有条件的医院建设一批医疗直升机停机坪或临时起降点,建成空中急救站3个,打造航空医学救护“1小时急救圈”;在人群密集的长江、汉江、东湖等地建设水上急救基地3个,建立覆盖全市域的立体急救网络。

   人流密集场所配备AED

  今年9月,北京地铁13号线霍营站,一名男子突然晕倒,现场乘客、急救人员接力抢救。遗憾的是,该男子被送医之后,仍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惋惜之余,公共场所配备“急救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再度被呼吁。据了解,AED开机后,在数秒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智能分析,系统会提供帮助和指南,施救者可以快速上手操作。

  武汉将在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所,包括机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地铁站、商业中心、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配备AED等急救设备,到2025年逐步达到50—100台/10万人的标准。

  有急救医生认为,对市民进行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普及教育更为重要。武汉市将用五年时间,完善市级急救培训中心建设,建立区级急救培训基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VR)技术手段,创新培训方式。整合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公立医疗机构及社会化培训机构等多方资源,形成系统化、标准化公众急救培训管理体系。

  同时,急救常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将纳入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员、公共交通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在岗培训和中小学教育内容。同时广泛开展社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等人口聚集区的急救培训活动,提升全人群自救互救能力。

   引入社会资本承接非急救转运

  2020年,武汉市急救出车次数27.5万,救治人数23.4万,日常急救服务量逐年递增。令人无奈的是,在急救资源紧张的当下,年出车量中约15%是患者出院用车,7%是医院之间转院,有人为瘫痪老人搬家而拨打120,原因是“抬不动,120有担架”,更有市民在晚高峰时喊来急救车,原因是“120不受红灯限制,不会堵车”。

  “我们缺乏分类急救转运机制。”江旺祥说,“十四五”期间,武汉将明确界定急救与非急救的业务范围,落实急救优先原则,合理调派急救资源,优先满足急危重症者急救。将非急救转运服务从急救业务中剥离,对治愈好转、放弃治疗出院等不需要配备医务人员、不需要实施急救措施的非急救转运服务,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市场化非急救转运服务机制。建立医疗机构救护车统一调配机制,负责院际转诊。

  来源:湖北日报

体育惠民 武汉这些场馆今天免费开放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十五个“全民健身日”,新浪湖北
武汉科技馆、武汉美术馆发表严正声明
   原标题:[关注]武汉科技馆、武汉美术馆发表严新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