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省份出台方案聚力“降成本” 集中减轻企业五大负担

06.06.2016  18:29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项重点之一,“降成本”已成为地方政府近期扶持企业的着力点。

  上证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25个省份出台了“降成本”的方案和目标,措施主要集中在降低税费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资源要素价格、减少物流成本、减少融资成本等五个方面。

  地方政府接踵出方案

  今年以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先后出台“降成本”行动方案,为企业“减负”。

  2月,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广东省要求,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比2014年下降约5%至8%。到2018年,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3月,江苏省出台《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介绍,“减负政策”实施后,预计2016年可为全省企业降低成本逾1000亿元。

  4月,山东省出台《关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财务支出成本的意见》。初步测算,实施所定政策可累计为全省企业减负2000多亿元。

  5月,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承办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预计全年为全省企业减负1000亿元左右。

  河南则在6月1日举行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继续聚焦“降成本”。会议原则通过了《河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专项行动方案(送审稿)》。河南省长陈润儿要求,方案一旦推出就要严格落实,说话算话,决不允许失信于企业。

  聚力减轻企业五大负担

  上证报记者梳理这些文件发现,各地政府“降成本”直击要害,措施主要集中在降低税费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资源要素价格、减少物流成本、减少融资成本等五个方面。

  如税费方面,当前,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达17%,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加上各种收费,企业综合税费负担较重。

  针对高税费问题,湖北降税的措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记者了解到,湖北借助营改增全面试点的契机,阶段性下调企业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严格执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除税费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告诉记者,当下企业的不合理成本还包括垄断形成的较高资源型产品或原材料价格、金融市场问题形成的较高的财务成本以及社会保险体系引发的企业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等。

  黄群慧所说的几个方面,也是地方降成本的发力点。

  在降低资源要素价格方面,贵州提出,把降低大工业用电成本作为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的“牛鼻子”,大幅降低大工业综合用电价格,使贵州大工业用电价格成为全国最低的省份之一。

  在减少融资成本方面,内蒙古发布了《关于财税金融协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强企业流动性的意见》,宁夏银监局出台了《切实做好支持企业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工作的通知》。

  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安徽、江苏、陕西、青海等地采取的措施包括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缴费费率,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等。

  物流成本也是各地政府聚焦的问题之一。河北、湖北、贵州均有针对性的措施出台。

  湖北表示,从2016年6月1日起,将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费收费标准总体降低10%左右。

  贵州提出,大幅降低贵州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17年企业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周边省份。研究制定降低公路运输成本的政策措施,降低为省内企业运输的货运车辆通行费用。对省内铁路货运环线班列给予补贴等。

  “随着国家推行供给侧改革力度的加大,地方政府后续会采取更多的措施帮助企业降成本。”业内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