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生态打造生物质能源产业扶贫新模式

24.06.2016  11:59

  新华网武汉6月24日电(通讯员薛雪静)由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以“绿色发展、产业扶贫”为主题的2016首届生物质能源产业精准扶贫发展峰会,近日在北京举办,会议旨在分享依托绿色产业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成功经验,推动中国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

  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林芝在发言中具体介绍了“凯迪模式”的扶贫成效和推进情况。据介绍,凯迪生态围绕生物质发电为核心,以村级燃料收购网络、能源林基地、冷库仓储和有机复合肥经营为产业扶贫平台,引导和培育建档立卡贫困户组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参与生物质能源产业链。2015年凯迪生态已经在全国投产使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发电电厂36家,近1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燃料采收、加工、运输环节,收入约26亿元,人均年收入2.6万元,取得了良好扶贫效果。

  李林芝介绍,凯迪生态通过注入科技、资本和管理三要素,带动贫困地区农户就地就近向产业工人转变,按劳取酬,按股分红,创新农村经济集体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建立扶贫投入新格局,凯迪生态已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建立合作,计划共同打造可持续绿色金融扶贫新模式。按计划,“十三五”期间,凯迪生态还将积极配合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在国家级贫困县新建200个生物质电厂,以合作社模式配套建设20000个村级收购点,新造林地60万亩,抚育林地600万亩,力争帮扶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李林芝还表示,生物质能源产业从根本上就是和农民命运相连的,具有天然的精准扶贫属性,它与三农同根、同源、同兴衰、同发展。作为中国生物质能源的领军企业,凯迪生态依托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与政府扶贫部门紧密配合,大量走访贫困户,已经形成了建卡、分类、签约、培训、结对等“10个精准”扶贫操作流程,在燃料采收、燃料加工、林地流转、林地经营和电厂辅助用工等产业链条对口帮扶贫困户,创建了产业精准扶贫的“凯迪模式”,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会上,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蕲春县村民李华介绍了他作为一名曾经的贫困户,如何依托凯迪生物质能源产业链模式实现脱贫的经历。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九垅村党支部书记金书光介绍了该村采取对口扶贫单位、村委会、凯迪电厂出资和贫困户出力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生物质燃料产销合作的经验。

  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陈义龙发言中表示,此次峰会是为迎接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向世界展示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成果,彰显了以凯迪生态为代表的中国生物质能源企业抱团取暖、身体力行、为祖国分忧、走出绿色发展强国之路的决心。(完)

(责任编辑:余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