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减量变废为宝 武穴农村“垃圾突围”备受关注
湖北日报讯(记者 孙国平 陈春保 严运涛 通讯员 朱碧浩 郭占军)武穴,华新垃圾处理厂迎来了繁忙季。
13日,面对到访记者,工程部部长卢佳直叫苦:每天需处理垃圾500多吨,远远超过350吨设计处理能力。
4年前,武穴与华新水泥公司合作,投资8000万元,建成国内首家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系统(本报2012年12月31日以“抗议填埋场引发‘垃圾革命’”为题做过报道),武穴农村“垃圾突围”由此开始。
4年过去了,这场备受关注的“垃圾革命”是否成功?给人哪些启示?本报记者深入武穴乡村探访。
项坝经验:让农民唱主角
走进花桥镇项坝村,只见房前屋后、塘堰沟渠,干干净净;通组公路两侧,相距十来米就有一个1米多高的垃圾桶。
村支书田在华介绍,全村共有垃圾桶70个,平均每5户共用1个。
4年前,项坝村没这干净,也没这讲究。“垃圾随处倒,有些地方常年积压的垃圾有尺把厚。”
2012年,“洁万家”活动中,项坝村党员干部整整干了一个月,清理垃圾30多卡车、120多吨。
村庄干净了,咋保持下去?
村委会选择3个村民小组试点,由各组组长兼任保洁员,负责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并督促村民垃圾归位、定点投放。
村民代表大会上,“70岁以下村民每人每月交1元钱卫生费”的提议写进了村规民约。“垃圾有人管了,村子干净了,大家都乐意掏这个钱。”5组村民卢中华说。
田在华算了一笔账:全村9个小组,2009人,每人每年12元,一年可收卫生费24108元,加上市财政补贴1万元,9个保洁员工资基本有了保障。
向农民收取卫生费,武穴有过争议。在市委书记徐和木看来,“不把农民真正发动起来,垃圾突围只是一句空话。”
让农民唱主角,项坝在全村推行农户垃圾处理评比:每个季度评比一次,分为好、中、差三等,由6名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挨家挨户上门察看卫生情况,评比结果上墙公示。
“垃圾问题直接与脸面联系在一起,谁不在乎?”4组组长项正芬去年得了4面红旗,在他带动下,很多村民都成了村垸义务保洁员。
村民卫生习惯在改变。“过去回家大包小包,出门乱丢乱抛;现在回家大包小包,出门垃圾分类打包。”田在华说。
2013年,项坝经验在武穴全面推广。按照1个自然村垸1个保洁员的标准,1583名农村保洁员走上垃圾突围第一线。
层层考核:不让垃圾落地
14日下午5时,大法寺镇垃圾中转站。
4号车司机郑春雄卸完最后一车垃圾。过磅单显示,这车垃圾重量1.455吨。月底,郑春雄将凭过磅单领取工资。
中转站墙上的卫生片区示意图显示:大法寺镇37个村,划分为6个片区。郑春雄负责第4片区、8个村的垃圾收集、转运。
镇党委副书记肖翔介绍,从各个村组收集起来的垃圾都运到这里压缩,再转运至华新垃圾处理厂焚烧、分解、回收。
4年探索,武穴“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日益成熟。“核心是建立明晰的事权、财权机制,分级负责,分级负担。”市长郝胜勇说。
按照武穴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方案:市级主要承担垃圾从乡镇中转站到垃圾处理厂的运费、处理费,镇村投资及增量考评奖励;乡镇负担垃圾从村组运到中转站的费用;村级负担保洁员工资及本村垃圾处理设施维护费用。
连续4年,武穴把农村垃圾治理纳入年度财政综合预算,并不断扩大资金规模。今年起,每年将确保2000万元以上。
资金有保障,考核很严格。武穴在资金使用上“不撒胡椒面,让考核数据说话。”
市级对乡镇考核,看垃圾收集量;乡镇对村级考核,看保洁员配备;村级对保洁员考核,看群众满意度。
层层考核,层层有压力、有动力。多轮驱动,围剿垃圾,洁净乡村。
考核结果与财政补贴资金直接挂钩,“奖优罚劣”。去年,大法寺镇在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二,不仅得了5万元奖金,还拿到市财政“每个村1万元”的补贴;项坝村拿了2.6万元补贴。
垃圾剧增:分类减量是关键
运行4年,华新垃圾处理厂的压力与日俱增。“投产第一年,处理垃圾仅3万吨,去年增长到10.8万吨。”卢佳说。
压力还在加大。
按照人均日产生活垃圾0.6公斤测算,武穴农村年产垃圾总量为9.8万吨。2014年,武穴垃圾处理率仅为24%。“今年我们的目标是60%,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农村垃圾进入一体化处理链条。”武穴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局局长刘炯说。
出路在哪?刘炯认为,从源头分类减量治理是关键。
2013年,黄冈的一次随机垃圾分类试验证明了这一点:总重89公斤的垃圾,不可回收需转运的仅31公斤,占34.8%;可就地转化堆肥的果皮树叶等9公斤,占10%;可回收变卖的垃圾49公斤,占55.2%。
可见,分类减量不仅可以减轻“垃圾围村”的压力,也蕴含着“变废为宝”的商机。
从这个角度看,武穴农村垃圾突围还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