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藏墨”守望文化
文字:昌庆旭、彭云涛 图片:沈双宏、彭云涛、许永健
金秋时节,珞珈山麓,丹桂飘香。9月24日,《冯氏藏墨展》开幕式暨《冯氏藏墨·翰墨丹青》首发式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前隆重举行,文化界名流云集,群贤毕至。
冯氏藏墨展由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主办,该展为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父亲,著名史学家、收藏家冯永轩先生生前部分集藏品,并略选1979年以来冯天瑜所获书画信札。展览为家庭收藏展,分书法、绘画、信札和钱币四个板块。
“冯氏藏墨”字幅多有清朝书道巨匠如郑板桥、王文治,清代重臣曾国藩、左宗棠,一代文宗姚鼐、俞樾等人佳品,清民之际学人、政要康有为、章太炎、于右任等人墨宝;绘画有明代、清代、民国大家王翚、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等人手笔;一些书画、篆刻、信札系冯永轩师友如梁启超、王国维、黄侃等所赠。
“冯氏藏墨”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书画信札拥有具象性特征,也包含难得的史料信息,于普通观众可观摹赏析,借以领悟天道自然与人生哲理;于史学研究者可获取细节性史料,于艺术爱好者可从中得到构图、笔法及题旨启示意。
冯永轩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期毕业,先后师从黄侃、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生前为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教授。他专于古文字学,西北史地和楚史,精心收藏考证古文物。一生收藏古籍、书画甚富,战乱期间,颠簸流离,藏书及字画用肩挑手拎,基本保存完好。梁启超赠其一副楷书六言联,以及王国维的一幅楷书五言诗轴,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据冯天瑜回忆,1946年至1949年在西安期间,冯永轩经常与其长子天琪徜徉于古董摊前、汉唐陵园,时有收获。50年代,他收藏古籍文物的情志有增无减,累积藏书数万册,惜藏书在“文革”中损失惨重,而字画与古钱币,一向存放于老宅天花板之上,数次抄家者未能发现,遂躲过了一劫。
冯永轩家教颇严,以正直、勤奋、爱国、气节为教子之圭旨,其五子均在各自的学术和工作领域作出了贡献。冯天瑜为冯永轩第五子。冯天瑜30余年来与学者、美术家优游艺文,获多位师友赐赠书画、尺牍,计有黄亮、喻育之、陈义经、曹立庵、程千帆、姚雪垠、吴丈蜀、欧阳中石、汤文选、周韶华、冯今松、邵声朗、陈作丁、刘绪贻、夏振坤、陈立言、唐小禾、徐本一、池田大作、谷川道雄、中岛敏夫、伊原泽周、布洛夫、李福清等学者大家手迹。
“这些藏品的保存过程可以说历尽坎坷。”冯天瑜介绍。1938年秋,日寇侵占武汉,冯文轩举家避难黄冈山区,生活用品几乎没怎么带去,而藏书及字画文物则悉数携带。在大别山任二高校长和安徽学院(今安徽大学)教授期间,冯永轩在战火纷飞之际还在搜考文物、举办文物展,以激励国人爱国抗战。
据冯天瑜回忆,上世纪50年代上中小学时,家里的衣食总是很简朴,父母没有一件完好的毛线衣,因为当时冯文轩的工资半数都耗费在了购置书籍和古董上。本次展览的藏品,都是由仅有公教薪水收入的学者在长达半个世纪间,孜孜不倦地访辑、节衣缩食地购置,才积累到今天的。其间又遭逢战乱,历尽坎坷才得以部分保存。
正如冯天瑜撰文所言,冯氏藏墨“在长达半个世纪间,孜孜不倦地访求、节衣缩食地购置,集腋成裘,蔚为大观。它们遭遇的灾厄和今日得到的善待,以一粒水珠映照出中国文化史的优雅与悲壮。今人和后人自应珍视这些藏品,除引为艺文范本外,还当从其曲折经历中获取守望文化的教训。”
冯天瑜曰,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时下进入文物及艺术品集藏兴盛期,“淘宝”“鉴宝”已成热门话题。这一轮次收藏热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文物及艺术品的市场售价被格外关注,并极度放大于台面,人们言及藏品,津津乐道于拍卖价几万、几百万或几千万(近年甚至出现某一画作数以亿计的售价),而对文物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的认知则退居次席。以上种种,似与他自幼的闻见大相异趣:先父每有收获,评议的多是文物何等美妙、包蕴的史料价值何等深邃,并未言及某件值钱若干,将来会增值多少倍。
开幕式后,宾主步入展厅。面对一件件冯氏藏墨大家真迹,可谓“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这是武汉文化界一件盛事,于参观者是极大的精神享受。
出席开幕式的有:常务副校长冯友梅,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陶德麟,湖北省原文联主席、著名画家周绍华,湖北省社科院原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夏振坤,及众多学者、艺术家。
25日,校长李晓红、副校长李斐和冯天瑜一起参观展览。李晓红饶有兴致地聆听了冯家两代人的收藏故事,对展品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以及冯氏父子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所付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展出时间为9月24日至10月15日,每日9:00-16:00,16:00停止入馆,16:30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每逢周一闭馆。
(编辑:肖珊、陈丽霞)
>>> 冯天瑜 《冯氏藏墨展序言》
睹乔木而思故家 考文献而爱旧邦
——张元济:《印行四部丛刊启》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呈献诸君的本展,为先父上世纪20—60年代部分集藏,并略选1979年以来笔者所获书画信札,合称“冯氏藏墨”。
先父冯德清(1897—1979),字永轩,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3年入读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前身),师从文字学家黄侃。其后考取清华国学研究院一期,受业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开启集藏文物端绪。本展有梁、王、黄三先生惠赐先父墨宝。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先父考查西域,蒐集吐鲁番文书和历史人物墨迹。1938年秋,日寇侵占武汉,先父母举家避难黄冈山区,生活用品尽抛,而藏书及字画文物则悉数携带,在大别山任二高校长和安徽学院(今安徽大学)教授期间,于战火纷飞之际搜考文物、举办文物展,以激励国人爱国抗战。1946—1949年,先父任国立西北大学教授,在千年古都西安,与相随就学的天琪大哥徜徉于古董摊前、汉唐陵园,时有收获。上世纪50年代收藏古籍文物的情志有增无减,工资之半用于此。
“文革”爆发后,家中藏书一再遭“横扫”,善本、孤本被毁,先父30万言《楚史》手稿亦不知所终。字画与古钱币,因一向置于老宅天花板之上,数次抄家者未能发现,得以幸存。1978年先父辞世前夕,我们将夏商周、秦汉至明清古钱币数百件捐出,它们成为今湖北大学博物馆钱币馆的基本馆藏,业内专家评价甚高(本展陈先父藏古钱币六十枚)。
先父所藏字幅,最早当是署名魏徵的唐人写经,多有清朝书道巨匠(查士标、梁诗正、梁同书、郑板桥、王文治、那彦成、铁保、翁方纲、张裕钊、曾熙、李瑞清等)、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李鸿章、沈桂芬、张之万、潘祖荫、张百熙、郭嵩焘等)、一代文宗(阮元、姚鼐、焦循、张问陶、吴大澂、洪钧、李慈铭、俞樾等)的佳品,清民之际学人、政要(康有为、章太炎、陈三立、徐世昌、杨守敬、刘心源、于右任、章士钊、张元济、马一浮等)墨宝。绘画有明代、清代、民国大家(陆治、笪重光、刘丁、王翚、白龙山人王震、林纾、黄宾虹、张大千、陈衡恪、贺良朴、刘海栗、马万里等)手笔。一些书画、篆刻、信札系先父师友(梁启超、王国维、黄侃、王葆心、唐醉石、刘盼遂、吴其昌、黄文弼、鲍尔汉、徐行可、侯中谷、张肇铭、王霞宙、薛楚凤等)所赠。
笔者三十余年来与学者、美术家优游艺文,获多位师友(黄亮、喻育之、陈义经、曹立庵、程千帆、姚雪垠、吴丈蜀、欧阳中石、汤文选、周韶华、冯今松、邵声朗、陈作丁、刘绪贻、夏振坤、陈立言、唐小禾、徐本一、池田大作、谷川道雄、中岛敏夫、伊原泽周、布罗夫、李福清等)赐赠书画、尺牍,为此展后续。
本展还略陈先父母、先岳母遗墨,可略见昔人(并非专业书画家)之情志及人文素养。
上述藏品,由仅有公教薪水收入的学者在长达半个世纪间,孜孜不倦地访辑、节衣缩食地购置,集腋成裘,蔚为大观。其间又遭逢战乱、政乱,历尽坎坷方得以部分保存。它们遭遇的灾厄和今日得到的善待,以一粒水珠映照出中国文化史的优雅与悲壮。今人和后人自应珍视这些藏品,除引为艺文范本外,还当从其曲折经历中获取守望文化的教训。
先父母和笔者兄长于上世纪20年代、50—60年代先后就读武汉大学,笔者1994年以来服务武大已历21载。冯氏一门受惠武大多矣。感谢武汉大学及其博物馆举办“冯氏藏墨展”,使先父母将藏品呈奉社会、为公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利用的遗愿得以实现。
冯天瑜 2015年秋日
书于留下先父母足迹的武昌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