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我与饶宗颐先生的三次会面
作者:冯天瑜
编者按:2月6日,国学大师饶宗颐仙逝,享年101岁。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追忆起与饶宗颐先生的交往,遥寄哀思。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广东潮州人,字固庵,号选堂,为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于经史、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曾任教于香港大学、新加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多国周游讲学。著有《楚辞地名考》《明器图录·中国明器略说》《日本所见甲骨录》《〈人间词话〉平议》等,2011年当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其涉学之广博精深,才情之丰富,可与苏东坡媲美。
▲饶宗颐画像(冯天瑜作)
1989年春天,余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行前,武汉大学石泉教授让我带一封信给他的老朋友——中大教授饶宗颐,这便成了我在香港拜谒饶宗颐先生的引子。在中文大学某会议室初见饶先生,递呈石先生信,当时在场人众,未能与饶先生交谈。几天后,极讲礼数的饶先生偕其助手,在中文大学附近的一座茶楼与余正式晤面。
那时的饶先生行年七十二,精神矍铄,谈锋甚健,记得曾议及王国维先生的甲骨学和《殷周制度论》《古史新证》,饶先生获悉我父亲是王先生执教清华国学院时的弟子,连称“天瑜家学深远”。
饶先生与我的第三次会面,在一个多月之后,已是我离开香港的前夕,好像是在新界一家面朝海湾的咖啡馆进行的。所议涉及古今,又比较中外,讨论渐次深入。
1999年10月,饶先生来武汉大学参加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们重晤珞珈山庄。饶先生当时题写《水龙吟》一首赠送武大中国文化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前身)。2001年,余编先父冯永轩收藏书画,特请饶先生题写书名,饶先生很快托赴香港讲学的武大陈国灿教授带来苍劲的魏碑体书法——“近代名人墨迹 冯永轩收藏 辛巳 选堂题”盖白文名章“饶宗颐印”。
▲饶宗颐为冯永轩收藏书画集题写书名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