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巡礼
(厅宣传中心)掌中手机轻点,玻璃棚内的喷头便开始向展示台上的花草喷水。在襄阳市襄州区智能农业示范服务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讲解员利用手机远程监控的方式,给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的与会代表展示智能温室成果。除了利用手机控制喷灌,还能通过手机调节棚内温度、湿度。这种通过现代物联网的感知、传输、应用等技术手段,已经在包括10万亩粮食作物高产示范片,3万亩蔬菜、苗木、花卉都市农业示范片的襄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广试验。只要有互联网信号,就能对整个示范区各种种植作物、畜禽实现全程监督、指导、管控;让农业专家、涉农企业以及农户随时随地了解田间地头情况,及时快速做出判断及决策。
一望无垠的平整土地,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长出寸许的麦苗绿茵如毯。这个由襄州区委、区政府整合项目、资金、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全力打造的样板项目,建成了两横四纵6条主干道、13条机耕道、20条田间作业道、398条渠道,形成了渠网、路网并行,林网、电网配套的总体格局,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其中整合小农水、农发、粮食增产、土地整理、造林绿化等3亿多元资金的做法,赢得了副省长梁惠玲的称赞。梁惠玲在全省农田建设现场会上指出,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田灌排体系建设,需要有效整合各类农田建设项目资金,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看着水用不了水,在今年以前还是困扰襄州区龙王镇刘李湾村村民的难题。刘李湾村党支部书记康化山向参会代表介绍,刘李湾村的灌溉渠道已废弃20多年,遇旱不能灌,该村村民只能抽水浇地,灌溉效率低下,抗旱成本高,农作物产量也低。今年,当地政府投资64万元对渠道进行了修复,并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有关要求,每人按100元的标准筹集资金1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渠道修复后,增加有效灌溉面积5000多亩,当年便增收六、七百万元。
梁惠玲在现场会上指出,刘李湾村解决的就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参加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小投入发挥大效益。
刘李湾村是襄阳市襄州区通过修复水利设施改善农田灌溉面积的一个缩影。在去冬今春摸清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渠系不畅通、井电不配套、设施老化失修、工程毁损,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后,襄州区计划用两年时间,彻底解决机井泵站电力配套和末级渠系畅通问题。去冬以来,区财政拿出1800万元配套小农水设施。同时,实行“以奖代补”政策,2013年以区政府500万元奖励资金,拉动社会资金1.45亿元投入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充电蓄能”,极大提升了小型水利工程灌溉功能,为襄州区20万亩农田抗旱夺丰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责任编辑:孟梦 审核签发:胡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