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头条报道:借品牌点“农”成金

17.11.2014  13:44

  农村新报讯 记者彭翠楠 通讯员张劲 廖显珍
  
  “我老家种的那叫橘子,5角钱一斤。这里种的‘土老憨’精品果,摆到超市里,一斤15元。”站在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马王山生态橘园里,张先丙老人感叹。
  有没有品牌,效益差得远,张先丙老人一语道破天机。10月30日,省农业厅与省工商局联合在宜都市召开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示范基地建设现场会,共商品牌农业助农增收的大计。
  品牌背后是品质管理
  2014年,宜都市光荣进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市,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今年可达13215元。
  这其中,品牌农业的贡献不可小觑。截至目前,“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宜都市,全市完成有机食品认证4个,拥有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食品7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湖北省著名商标10件。10月30日,省农业厅与省工商局联合授予宜都市“省级农产品品牌建设示范基地”称号。
  品牌背后是品质管理。张先丙介绍:“普通农户种橘子是想栽多少栽多少,但土老憨精品园里一亩地只栽70棵,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地下有反光膜,天热有遮阳棚,一棵树平均投入240元,一棵树也只留200个果子,多一个都不要。”得益于这样的管理,园里的橘子个个大小合适,甘甜多汁,一棵树的产值就是1600元。
  宜都市几大农业产业都严格遵循标准化生产原则。该市农业局局长王德凤介绍:“我们在全省率先制定《柑橘生产技术规程》、《宜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等省级地方标准,在生猪养殖和水产养殖上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从源头上维护品牌价值。
  政策支撑促进品牌成长
  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主任喻法金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宁可多出钱,也要购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农业适应了人们追求生态、安全的消费潮流。品牌食品的价格一般高出常规食品30—300%,可以大幅提高农民收入。
  品牌带来的财富效应吸引全省各地大力扶持品牌农业建设。省政府对品牌农业建设加强“顶层设计”,2013年,出台了《湖北名牌农产品评选推介办法》,推出了 “湖北省十大农产品品牌”。初步搭建了全省农业品牌梯队框架。
  省工商局副局长刘春华介绍,襄阳市对涉农注册商标按每件500元进行注册补贴,已发放补贴资金12万多元。荆州市组织527户农产品品牌企业对接进入超市,实现交易金额20.4亿元。宜都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投入“三园”建设,对获得“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市场主体予以奖励,对参加展销活动获得荣誉、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的,给予重奖。去年就发放各类奖金300多万元。
  政策激励促使了全省品牌农业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省 “三品一标”企业达1532家,品牌总数4295个,产品总产量1885万吨,总产值达638亿元,出口创汇5166万美元。
  品牌之花何日绽放荆楚各地
  品牌农业的效益如此诱人,遗憾的是,我省却还有部分县市的农民无法分享这个“蛋糕”。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最能彰显各地独特区位的优势产品,但有的县市还未实现零的突破。刘春华透露:“全省还有阳新、江陵等17个单位没有完成地理标志注册,地理优势无法体现。
  对此,省农业厅巡视员王敦胜称:“我省像福娃、周黑鸭、潜江龙虾这样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太少了,与湖北农业大省的资源禀赋不相称。
  为了突破这种困境,刘春华建议先从“三品一标”产品争创著名商标做起:“农业‘三品’代表着我省农业的优势资源,当前,在全省4487件农业‘三品’中,平均每9件才有一件获得著名商标认定,培育和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部分县市开始奋起直追。30日,仙桃市工商局副局长胡彩云向土老憨公司董事长陈世贵伸出“橄榄枝”:“仙桃的书记市长邀请您再到仙桃,用您的技术、理念和行销渠道,把更多仙桃农产品打扮成‘靓女’嫁出去!”农村新报讯 记者彭翠楠 通讯员张劲 廖显珍
  
  “我老家种的那叫橘子,5角钱一斤。这里种的‘土老憨’精品果,摆到超市里,一斤15元。”站在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马王山生态橘园里,张先丙老人感叹。
  有没有品牌,效益差得远,张先丙老人一语道破天机。10月30日,省农业厅与省工商局联合在宜都市召开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示范基地建设现场会,共商品牌农业助农增收的大计。
  品牌背后是品质管理
  2014年,宜都市光荣进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市,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今年可达13215元。
  这其中,品牌农业的贡献不可小觑。截至目前,“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宜都市,全市完成有机食品认证4个,拥有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食品7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湖北省著名商标10件。10月30日,省农业厅与省工商局联合授予宜都市“省级农产品品牌建设示范基地”称号。
  品牌背后是品质管理。张先丙介绍:“普通农户种橘子是想栽多少栽多少,但土老憨精品园里一亩地只栽70棵,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地下有反光膜,天热有遮阳棚,一棵树平均投入240元,一棵树也只留200个果子,多一个都不要。”得益于这样的管理,园里的橘子个个大小合适,甘甜多汁,一棵树的产值就是1600元。
  宜都市几大农业产业都严格遵循标准化生产原则。该市农业局局长王德凤介绍:“我们在全省率先制定《柑橘生产技术规程》、《宜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等省级地方标准,在生猪养殖和水产养殖上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从源头上维护品牌价值。
  政策支撑促进品牌成长
  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主任喻法金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宁可多出钱,也要购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农业适应了人们追求生态、安全的消费潮流。品牌食品的价格一般高出常规食品30—300%,可以大幅提高农民收入。
  品牌带来的财富效应吸引全省各地大力扶持品牌农业建设。省政府对品牌农业建设加强“顶层设计”,2013年,出台了《湖北名牌农产品评选推介办法》,推出了 “湖北省十大农产品品牌”。初步搭建了全省农业品牌梯队框架。
  省工商局副局长刘春华介绍,襄阳市对涉农注册商标按每件500元进行注册补贴,已发放补贴资金12万多元。荆州市组织527户农产品品牌企业对接进入超市,实现交易金额20.4亿元。宜都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投入“三园”建设,对获得“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市场主体予以奖励,对参加展销活动获得荣誉、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的,给予重奖。去年就发放各类奖金300多万元。
  政策激励促使了全省品牌农业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省 “三品一标”企业达1532家,品牌总数4295个,产品总产量1885万吨,总产值达638亿元,出口创汇5166万美元。
  品牌之花何日绽放荆楚各地
  品牌农业的效益如此诱人,遗憾的是,我省却还有部分县市的农民无法分享这个“蛋糕”。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最能彰显各地独特区位的优势产品,但有的县市还未实现零的突破。刘春华透露:“全省还有阳新、江陵等17个单位没有完成地理标志注册,地理优势无法体现。
  对此,省农业厅巡视员王敦胜称:“我省像福娃、周黑鸭、潜江龙虾这样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太少了,与湖北农业大省的资源禀赋不相称。
  为了突破这种困境,刘春华建议先从“三品一标”产品争创著名商标做起:“农业‘三品’代表着我省农业的优势资源,当前,在全省4487件农业‘三品’中,平均每9件才有一件获得著名商标认定,培育和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部分县市开始奋起直追。30日,仙桃市工商局副局长胡彩云向土老憨公司董事长陈世贵伸出“橄榄枝”:“仙桃的书记市长邀请您再到仙桃,用您的技术、理念和行销渠道,把更多仙桃农产品打扮成‘靓女’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