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减法
全国两会期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代表们热议的焦点话题。从农业现状来看,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总量和质量上的结构性失衡,即有的农产品多了库存爆满,有的又少了大量依靠进口;高品质产品供不应求,一般性产品、大路货又供大于求。哪些该做加法?哪些该做减法?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加法: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以前农民种粮食,只看产量,对品质、口感重视不够,卖粮时只要达到心理预期,达到国家保护价收购标准,就继续种,从来不问市场需要不需要。”来自农业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龙蛙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清斌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引导农民种出高质量的粮食。按标准化生产、加工,这样才能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可持续增收。
翟清斌建议,加快建设国家标准化种植和追溯体系。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的重要环节。农业部等有关部委应尽快启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质量兴农战略,尽快着手制定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产品的标准化种植规程,并建立国家级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市长孙正东建议,国家出台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指导意见:一是完善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财政补贴政策;二是制定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金融支持政策;三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收储制度;四是加快选育适宜区域种植的优质品种,探索建立专用品牌粮食区域种植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鲜易控股董事长朱献福说,在广大农村地区,比如,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尤其农产品产地流通加工、预冷保鲜等基础设施匮乏,致使农产品产地腐损率高。再比如,农产品流通环节标准滞后、标准执行不到位,农产品应有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他建议,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预冷保鲜、冷库等产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高效集散、全程冷链、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流通平台的打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这些措施非常精准。”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桦南县梨树乡和平村农民孙斌说,当前,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最为直接的就是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力度,针对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直接补贴、购买服务、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不同支持方式,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粮食整理仓储、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机合作、休闲农业和电子商务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减法:适当减少玉米、水稻种植面积,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以来,国内外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同时国内粮食消费数量相对稳定,粮食生产逐步供过于求使得国内粮食库存过高,进而带来了一系列的库存积压、财政负担、粮食陈化等问题。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与部分品种供给不足并存。而针对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的问题,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国开始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过去两年我们主要是引导玉米种植的调减,重点是调减‘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现在来看水稻种植面积也偏多,特别是东北粳稻出现了库存积压。”韩长赋说,因此,要顺应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来引导调整,重点是调减资源消耗比较多、非优势区的水稻生产。
但他同时强调,“这种调整绝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粮食生产了。”下一步,既要调整结构,又要保证粮食安全。
采访中,有代表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造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内在原因,在于粗放式发展方式和疏于长远的发展思路。因此,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要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思路。
在发展思路上,以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组织生产。以粮食为例,代表们认为,粮食收购和价格市场化的改革将是未来一个大方向,通过价格来引导生产、调节供求、调控进口。
与此同时,“要兼顾政府、农民两头,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兼顾收购、加工两个方面,总体求得一个平衡,保证改革平稳进行。”韩长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