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点军区土城乡三岔口村精准扶贫探访

15.10.2015  10:55

  “不好意思,跟你们介绍情况后,我要到车溪村去看提水工程,这是解决村民安全饮水的重要工程。”10月13日9时许,记者刚到点军区土城乡三岔口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刘圣喜连声解释,并请村妇联主任王蓉带我们到村里采访。

  三岔口村位于土城乡腹地,土三公路穿村而过,地域总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85亩,全村6个村民小组,485户1451人、劳动力820人。去年人均纯收入8350元,也不算太低,但五保户、临时大病户相对较多,目前登记造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户224人,该村今年被纳入全市贫困村帮扶之列。

  水少地散制约发展步伐

  三岔口村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带,水资源缺乏,今年以来全村滴雨未下。以前,村民吃水主要依靠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天河水窖,2011年兴建白云山饮水工程,安装入户120户,但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供水量日均仅20立方米左右,仍无法满足人畜饮水。

  目前全村种植、养殖形式多样,加上村民居住分散,难以形成全村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没有叫得响的农产品,没有种植规模,成为制约村民致富的一大“瓶颈”。

  单打独斗放缓致富路

  “您认为种什么能赚钱?”采访中,记者就这一问题询问几个农民,回答几乎一致:别人种什么,我也跟着种什么。

  70岁老党员关云发是三岔口村里的老支书,他和老伴两人种着7亩地,其中近4亩是茶叶,这批茶树还是1992年种植的,把春茶、夏茶、秋茶全部算起来,每亩地一年的毛收入仅2000元左右。“种了20多年茶,您更换过茶品种吗?”一旁的老伴连连摆手道:“没有,没有。”“换品种一是不晓得它合不合适,二是收益周期长,新品种要五六年后才有收益,我耽搁不起。”关云发如是说。

  来到村民董世强家,他与妻子正在地里摘黄瓜。他从篮子拿出几根黄瓜说:“这没打药,您们放心吃。”这么漂亮的黄瓜城区菜市场一斤要卖到2元左右,收购价只有3毛钱,我们惊奇不已。董世强一家只有2亩多地,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读小学。每年种两季豆子、黄瓜,他种出的菜品相好,贩子们很乐意上门收购,每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如果销售渠道再多一点,贩子们就不会把价往死里压了。”他这样期待。

  像关云发、董世强这样单打独斗的种植方式,在三岔口很普遍,但形成不了规模、没有品牌加上销售渠道单一,所以效益偏低。

  多方铺筑“掘金”路

  如何让农民在土里“”更多的金?以市人社局人才服务局局长王波为队长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近两个月的调研,帮助该村列出了五大工程23个具体项目,按时间进度,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各个击破,确保三岔口村2018年整体脱贫。

  规划建设车溪提水工程,建成后可解决485户饮水问题,投资新建一座提水泵站、一个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将硬化、新修村级公路组级公路15公里,新修通村公路2公里,新修组级断头路1公里。

  全村计划建设1000亩花卉基地;发展茶叶产业、高效茶250亩,新办1家精品茶加工厂;发展精品蔬菜300亩;发展5至10户农家采摘园。

  通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创业、重点群体关爱等培训,提升村民的生产和外出务工技能;开展农村拔尖实用人才定向培养,让一批有眼光、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入到种田队伍中来;发挥能人的“双带”效应和创业效应,鼓励在外务工经商的能人回乡创业和带动村民就业。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民素质的提升,到2018年,三岔口村的农产品将鼓起村民的荷包。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