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上大学”事件不能轻描淡写过去

21.03.2016  10:02

  邓海建

  3月19日,备受关注的“农村女孩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终于有了官方结论。

  据“周口发布”公布,假“王娜娜”(原名张莹莹)学籍、学历信息被注销,毕业证书被宣布无效,本人也被商水县教育体育局解聘。调查组介绍,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管理上存在漏洞,部分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任、未履职尽责,甚至严重失职,根据相关规定,对九名相关责任人进行党纪政纪处理。(3月20日《北京青年报》)

  一个农村女孩的命运被“系统内”的编剧们无情篡改。这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创作行为”,收到的最大罚单也只是“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过”处分。因为语焉不详,因为缺乏细节,你还很难说,这样的处分究竟是下手太狠抑或责罚太轻。

  有了答案,不见得就解开了谜团。就像王娜娜说的,官方的处罚结果中并没有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只说了处罚哪些人,但被处罚的九个人在整个事件中,在哪个环节做了什么都没说清楚,“此前张莹莹父亲说是通过中介花钱购买的指标,我想知道我的通知书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成了别人的通知书,这才是我最关心的。

  这样的调查结果,总有点给人“第一版”的错觉。第一,通篇没有致歉的诚意,显得过于机械而冷血;第二,介绍张莹莹“父母均为下岗职工”,乃至认定“王娜娜因被张莹莹顶替上学给其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申请银行贷款的情况,不属实”等,难免让人浮想联翩。严格意义上说,下岗只是一种状态,并不与财务多寡直接相关。王家人为公平正义奔走呼号这么多年,这还不算“给其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第三,没有当年“运作”的细节,公道自然难以“自在人心”。

  九个人,在王娜娜事件中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也许调查组已经掌握得“门儿清”,但对于舆论监督来说,眼下还是笔糊涂账。更为蹊跷的是,调查组称,“部分人员对工作不负责、未履职尽责,甚至严重失职”——这样的表述,仍是让人一头雾水。仅仅是失责失职,王家的通知书就花落张家?这背后没有人为的“运作”、没有利益的输送与打点,就碰巧遇到这九个失责失职的当事人?

  究竟是失职还是违法犯罪,这是性质迥然的追问。同样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调查组最后要求 “全市各级部门要举一反三……抓紧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是从考试招录程序上痛定思痛、而只是在“各项工作”上泛泛而谈,漏洞与问题,果真就不药而愈?

  王娜娜事件之所以举国关注,并不仅仅在于其“农村学生”的弱势身份,更在于高招公平牵涉阶层流动之本、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之核心。如果没有详细的原委与剖析,就很难打消舆论的三重质疑——此事究竟有无背后的“难言之隐”?冒名顶替者的“狠话”是否空穴来风?类似个案有无在当地翻版的可能?

  匈牙利裔美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真相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传。”地方有关部门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回应民意质疑,真得好好掂量掂量。及早让语焉不详的“王娜娜事件”归于清爽透明、公平正义的逻辑,让人们坚定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这就是人们细致观察此事的动机。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