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师生共议弘扬战疫精神,传承青年担当
新闻网讯(通讯员马轩)5月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弘扬战疫精神,传承青年担当”线上研讨会。一线医务人员家属、疫苗试验志愿者、科研战疫工作者、教师突击队员和学生志愿者等11名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战“疫”故事和对战“疫”精神的理解。校党委书记韩进,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青年教师代表、党团员学生代表等近300名师生参加会议。
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唐皇凤教授作了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的若干学习体会》的报告。他总结了疫情形势下治理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此次疫情呈现出的治理优势与短板,主要谈了五点体会:此次疫情为风险社会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启示;今后的决策和咨询应更具包容性和多样化;防控动员力的基础源于党的建设、良好干群关系和赢得社会信任;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综合治理能力强,专业化治理能力弱;后疫情时代对组织动员形成路径依赖,要不断优化基层激励机制,为基层提供动力支撑。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系杨军教授作为一名新冠疫苗试验志愿者、基层志愿者和学院最早战“疫”发声的教师之一,向大家分享了经验和体会。她将战“疫”精神总结归纳为五类: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她认为,战“疫”精神的生成焕发主要体现在制度优势的发扬、英雄逆行者的示范、亲朋好友的牵挂等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青年教师李学桃作为中南医院医护人员家属和基层志愿者进行了分享交流。李学桃从医护人员家属的视角,着重介绍了疫情初期医院如何应对新冠病毒疫情,以及作为医护家属内心的焦虑与各方对医护人员的同袍关怀。与此同时,作为第二批党员突击队成员,李学桃在值守南三区的同时,还要兼顾网课教学任务,他用实际经历向大家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系青年教师陈武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特长,在《中国青年报》发声抗“疫”,录制战“疫”小课堂、开展心理援助,受到广泛好评。他以“担当”作为切入点,通过大量数据和事实案例,将担当人格总结为三个方面的特征:逆行力(担当过程)、使命感(担当动力)、执行力(担当结果)。结合近日火爆全网的B站《后浪》演讲内容,他认为要注重培育时代新人树立远大理想,客观分析当代青年面临诸多困惑的现实原因,对青年人多给予鼓励、信任、关爱,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系副研究员周绍东向大家作了题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报告。他以企业家座谈会上有关“严格管控是否过度”的焦点问题切入,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关心人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水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朱国伟副教授感染了新冠肺炎。他表示,是党和国家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统筹指挥、协调各方,才赢得了今天来之不易的胜利。在治疗期间,90后医务人员的蓬勃朝气和责任担当、病友们的加油打气,都传递给了大家对党和国家的信心。经历过此次疫情,朱国伟表示今后要多走进社会、从不同角度理解社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青年教师付克新作了题为《战“疫”精神的文化根基》的分享交流。他对朱国伟老师谈到的制度优势深表认同,提出制度是管长远管全局的根本。党和人民的长期艰苦奋斗、探索和担当则是制度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
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郑欣怡在抗“疫”期间的志愿服务工作,曾获得《新闻联播》《光明日报》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她介绍了自己在中百超市搬运分拣蔬菜、同援鄂医护人员子女开展线上辅导、抗“疫”信息编辑宣传发布三份志愿者工作的有关情况。
2019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生黄合曾在社区担任2个月的社区志愿者,楚天都市报以《武大研究生当社区志愿者,准备写社区治理论文》为题对其进行长篇报导。他提及担任志愿者的体会时认为:经历过这场战“疫”,一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广大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广大青年在疫情期间凸显了勇气和担当,三是参与其中才深知基层工作的辛苦。
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许家烨介绍,疫情发生后,自己发挥专业所长,第一时间开始了宣讲筹备工作,带头推出了“众志成城,守护珞珈”推文,参与录制了“疫情防控微宣讲”在线课程等,并面向25所高校、100多个党团班集体,一千余名大学生开展了全国高校联合抗“疫”志愿宣讲。
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杨琛以辅导医务人员子女的经历,结合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和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精神,呼吁大家在抗“疫”期间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感染更多的人。
在自由发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党支部书记、万军杰副教授认为,此次疫情提醒人们要把握生态思想的深刻内涵,在抗“疫”过程中体现出了青年一代高度担当的责任感。学院副院长杨礼银认为,青年一代是最有希望的一代,五四精神是一种时代先锋精神。
学院院长佘双好认为,通过疫情,知识分子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超然于社会之外的,而是有自己的情感、代表着特定阶层的利益和观点的,并不存在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应该要自觉站在中国、人民、党和国家的立场上发声,共同抗击人类的敌人。他认为,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疫情防控带来的最大收获。武汉大学身处疫情中心,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在抗“疫”行动中表现亮眼,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党委书记谭玉敏提出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第一是坚定信仰必须坚定人民立场。我们要继续关爱师生,坚持人民的立场发声,坚守人民的价值立场。第二是坚定信仰就要勇于担当。弘扬战“疫”精神,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社会实践,加强能力建设炼就过硬本领,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贡献。第三是坚定信仰就要艰苦奋斗。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要面对疫情较长时间的挑战,继续克服困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
韩进总结了研讨会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战“疫”精神,一个是青春担当。他认为,第一,抗“疫”时期的一些人和事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爱国之情、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青年学生有这样的经历,是宝贵的财富,能够不断强化担当意识,促进学子成长。第二,当前进入了“后疫情时期”,疫情带来的影响还未消除。在疫情的考验下,暴露出治理能力还存在不足,我们要不断加强办学治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敬业精神,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院,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要认真地总结、研究、分析当前的战“疫”工作,丰富和发展理论研究,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有效性。
据悉,疫情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始终坚守岗位、团结一致、勇于担当、真情奉献,通过各种方式奋力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在校园疫情防控、基层社区服务、战“疫”理论发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学院教师克服种种困难,坚守思政教学课堂,面向全国开放的在线思政慕课学习人数高达60余万,系列“战疫小课堂”受到《学习强国》转登;由49位教职工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在学校文理学部家属区值守长达72天;学院教师在《光明日报》《求是》《人民论坛》等媒体陆续发表战“疫”理论文章,共计超过57篇;共有52名同学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了关爱医护人员子女行动、战“疫”文化宣传、社区服务、心理援助等多项志愿工作;51名本、硕、博同学以作者或被报道者身份,累计发表战“疫”理论文章27篇,获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59次。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