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数和贷款规模双降 湖北“小贷”缩量步入调整期
在经历了几年快速增长期后,小额贷款行业步入调整阵痛期,我省小额贷款公司业务收缩明显。
业务量收缩超过三成
作为渗透实体经济的金融“毛细血管”,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牵动着各方神经。
小贷公司的设立,被寄希望于填补基层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短板,引导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
数据显示,去年我省小额贷款公司累计投放贷款24585笔,合计305.9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2.93%和37.98%。
收缩的不仅仅是业务量。去年,全省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14家,较2015年减少6家,机构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缘何小贷公司出现数量和业务规模的收缩?武汉市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贷款逾期增多,加大了风险防范压力。同时,社会投资意愿有所下滑,来自实体经济领域的企业贷款需求不足,好客户难找,也让小贷公司经营困难。
平均净利润同比下滑26.8%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25家新三板小贷公司披露2016年年报,共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2.8%和26.8%。
年报显示,业绩下滑原因主要包括大额计提风险准备金、贷款平均利率降低、贷款规模减少等。
不良贷款增多,催收困难,省内小贷公司面临困境。武汉市蔡甸区亿得利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4年6月向某企业出借500万元,期限三个月,利率为年化10.8%。
借款到期后,该企业未按时偿还本金及利息。亿得利小贷向企业负责人及相关担保企业提起诉讼,去年12月,法院判定该负责人及担保企业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案件胜诉率高,但实际执行和催收还是很困难。”省内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表示。
目前,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35%,小贷公司受法律保护的年利率为基准利率4倍即17.4%,扣除经营管理成本,一旦出现一笔不良贷款,将对业绩形成很大拖累。
行业发展瓶颈待突破
业务收缩,坏账提升,纠纷增加,少数投资人萌生退意。目前,少数小贷公司也存在超范围经营、高息放贷、担保形式单一、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弱等问题。
严格行业监管是关键。业内人士表示,要加强对小贷公司单户贷款额度的监管,规范使用合同文本,统一贷款收息方式和逾期利息标准。
该人士建议,要推进小贷公司纳入央行征信系统,使小贷公司能够通过征信系统查询借款人信用,降低贷款风险。同时,法院与监管部门之间加强配合,帮助小贷公司进行不良贷款催收。
多家小贷公司负责人呼吁,应降低税负,让小贷公司轻装上阵。按照规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坏账准备金,可以在税前扣除;而小贷公司参照一般工商企业管理,金融业身份一直未能认定,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能在税前扣除。
对于经营不善萌生退意的小贷公司,去年,我省出台《小额贷款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和公司解散工作指引》,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和解散等有关工作,保障其有序退出,避免引发金融风险。(林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