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不能“鼓励”钻空子
杨京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各区都出现了“离婚潮”。他们中的大部分,之所以选择暂时结束婚姻,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买房名额以及更低的首付和契税。这波离婚潮的涌现,始于8月下旬的传言——上海将继续加强对楼市的调控,对离婚买房有了明确的政策约束。
可能是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上海市住建委随后明确表示,关于近期社会上有关购房信贷新政的传言不实,并未研究过此类政策。虽然即被官方辟谣,但此次“调控新政”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却不容忽视。
“假离婚”作为一个概念,出现的时间不长,多用于拆迁、购房等时候。“离婚”仅仅是手段而非目的。走一道程序就能获得政策上的倾斜,做什么选择不言自明。随着时代的变迁,离婚早就不是什么见不得人之事,连心理压力都越来越小。
市场运行的规律就是,哪里投资的回报率高,资金就往哪里涌。加上历来就有“买涨不买跌”,“越限越涨”的心理作为驱动,即使作为一项投资,买房无疑是现阶段最为划算的项目之一。
如果要从传统观念、诚信、或是对待婚姻的态度等层面,对这种行为进行批判和指责,可能显得太过无力。即使有专家反复用法律和财产风险作为提醒,恐怕也难以阻挡人们奔向民政局的脚步,而且也低估了公众权衡利弊的能力。
尽管“法无禁止即可为”,但这一现象的危害是实实在在的。对社会诚信的消解,对家庭关系的破坏,以及可能造成的各种不确定风险,都需要引起重视。
特别是,如果真能通过“假离婚”获得利益,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在挤占原本属于真正单身人士的利益,形成了实际上的不公,有悖于政策制定的初衷,政策的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房市火爆房价高企,买房已是压在公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在异常紧绷的神经下,人们对于关乎此事的政策调整也更加敏感。虽然及时辟谣,但这一现象的警示意义依然值得一说。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某个程度上影响到公众的生活,进而对行为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从伦理道德层面上看,“假离婚”和“钻空子”都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情,但在批评这种行为的同时,这也呼唤政策进行制定时必须注意考虑前瞻性和科学性。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更要有清晰的认识。
如果一项政策,会导致大规模的非正常动荡,或是可被利用的漏洞太大,甚至出现利用漏洞的成本与收益差距太大,“钻空子”反倒成了真正理性的选择,政策的制定者同样应该反思,莫让其“跑偏”。
(编辑:刘晓丽)